字好书
九日同少符饮 其四

《九日同少符饮 其四》

时间: 2025-08-13 15:35:19

诗句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5:35:19

原文展示: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故国遭受了丧乱,遗留下来的百姓有三万之众。虽然田地可以耕作,但归来的流亡者却屈指可数。今年的阴雨连绵,秋天的稻谷已受到了一半的损害。饥寒的恐惧难以避免,但幸好我仍能守住自己的故乡。在江汉水面上看不到,千里之遥的水流滔滔不绝。摆脱洪水的冲击,四处流亡的人们各自颠簸。登高望远,气息愈发沉重,悲哀的鸿雁在空中翱翔。

注释:

  • 丁丧乱:指国家动乱、百姓遭受苦难。
  • 遗民:指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百姓。
  • 流亡:指逃避战乱而流落他乡。
  • 盛阴潦:形容今年雨水多。
  • 秋谷:秋天的稻谷。
  • 饥寒岂不惧:饥寒的困扰难以避免。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意指遥远的地方。
  • 脱身洪涛中:形容逃脱洪水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动荡与社会苦难,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乱、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视角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无奈与乡土情怀。

诗歌鉴赏:

《九日同少符饮 其四》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流亡者的同情。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国家的动乱及其对民众的影响,三万遗民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战争带来的悲惨局面,也突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当年阴雨不断、秋谷受损的情景,形象地传递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然而,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希望与坚守的决心。

最后,诗中通过“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鸿雁的悲鸣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思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批判,展示了诗人极大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国丁丧乱:开篇即指出故国的破败和民众的苦难,直接引入主题。
  2. 遗民三万强:强调幸存者的数量,表现出人们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生存的力量。
  3. 野田足耕作:描绘出田地虽可耕作,但人力资源匮乏,反映出战后社会的困境。
  4. 少少归流亡:流亡者归来的数量微乎其微,突显出民众的无奈。
  5. 今年盛阴潦:自然环境的恶劣象征着人们生活的艰辛。
  6. 秋谷半已伤:秋天的收成受损,表现出人们的生存压力。
  7. 饥寒岂不惧:即使饥寒交迫,依然表达出对故乡的守护之情。
  8. 幸得守其乡:尽管艰难,仍旧珍惜故乡的情感。
  9. 不见江汉上:远方的江河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希望。
  10. 千里流汤汤:描绘出江河流淌的景象,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11. 脱身洪涛中:逃离洪水,暗喻着困境的挣扎。
  12. 颠越皆四方:流亡者四处漂泊,象征着无根的漂泊状态。
  13. 登高气潜阻:高处望远,感受到的压抑与无奈。
  14. 飒飒哀鸿翔:鸿雁的哀鸣,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伤感。

修辞手法:

该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意象,如“江汉”、“哀鸿”等,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同时,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体结构更为严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代动乱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故国:象征着根与归属,引发对家园的思念。
  2. 遗民:代表着战乱中的幸存者,体现人们的坚韧。
  3. 野田:象征生存与希望的土地,暗示农业的重要性。
  4. 秋谷:丰收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是损失,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5. 洪涛:象征着灾难与不幸,表现出人们的挣扎。
  6. 鸿雁:象征思乡与孤独,其哀鸣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遗民”指的是: A. 幸存的百姓
    B. 逃亡的士兵
    C. 失去家园的人

  2. “今年盛阴潦”描绘的是: A. 春天的暖和
    B. 夏天的干旱
    C. 秋天的阴雨

  3. 诗的最后一句“飒飒哀鸿翔”表达的情感是: A. 欢快
    B. 失落与哀伤
    C.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表达。

诗词对比:

  • 冯煦的《九日同少符饮 其四》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但冯煦的诗更加强调对故乡的守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悲痛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蒲生钟馗 郡斋水阁闲书·鹭鸶 夜静独登小阁有所见因书 送韩山人 塘上行 筼筜谷二首·竹答 和吴龙图韵五首·明堂肆赦不得预观感而成诗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 其四 棋室 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归 乌生八九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闷的成语 风羊 艸字旁的字 蚊帱 月杪 夕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山河表里 满腹狐疑 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气方盛 时和岁稔 包含鱼的成语 革字旁的字 重三迭四 装洋吃相 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朝里无人莫做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