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8:53
九日集葆山寺得载字
作者:谢翱(宋代)
贫居懒出门,未到辄复悔。
偶寻秋夕英,顾见石璀璀。
手斸松根苓,下有坟千载。
青山如葆羽,无人禁樵采。
狂歌呼曲生,悲往兴故在。
未卜遇浮丘,犹堪居畏垒。
我住在贫困的地方,懒得出门,等到时光流逝才后悔。
偶尔在秋天的傍晚寻找一些野花,却意外看到光滑的石头。
我用手挖掘松树的根茎,下面埋藏着千年的坟墓。
青山像是羽毛一样的葆翠,没有人禁止砍伐和采集。
我狂歌呼号,音乐中带着过去的忧伤与故乡的情怀。
未曾预知能否遇到浮丘,仍然感到居住在这里的恐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坟千载”可能指代古代先贤的墓地,寓意对历史的追思与敬仰。同时,“青山如葆羽”带有对自然美的赞美,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
作者介绍
谢翱,字载,号归隐,宋代诗人。生于北宋,为人清白,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观,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九日),诗人在葆山寺写下此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在艰苦生活中的思索与情感。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懒出门”与“辄复悔”,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描写逐渐转向自然,作者在秋夕时分的随意寻觅,揭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石头的光滑与野花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静谧。
“青山如葆羽”一句,突出了青山的苍翠与生命的旺盛,同时表现出对自然的无拘无束之感。诗中提到的“无禁樵采”,则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与享受,表达出一种人对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想。
最后几句,作者通过“狂歌呼曲生”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的交织,显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感到深沉而又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贫居懒出门”,意指: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贫困
C. 热爱出门
D. 忙于工作
“青山如葆羽”中的“羽”指的是:
A. 书本
B. 羽毛
C. 水
D. 花朵
诗中提到的“狂歌呼曲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忧虑
D.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