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2:51
刘氏有好女,十三能织素。
十五能箜篌,十六通书数。
十七为焦氏妇,得意焦氏夫,失意焦氏姑。
阿母谓阿仲,汝去尔妇,尔妇自专不受驱。
东邻有女如罗敷,吾与汝聚如水与鱼。
阿仲孝母复爱妾,爱妾爱必割,母命不可违斯须。
仲去妇,无七辜,为吾谢外姆,破镜毋再合,断弦当再续。
妇感仲区区,誓天日,不再家。
君如盘石,妾如苇蒲,苇蒲绕石石不车。
但苦亲父亡,父亡有暴兄,暴若豺与狼。
迫我再事人,不得留母堂。
脱我旧丝履,重作嫁衣裳。
腰袜绣华袜,耳著明月裆。
团扇画双鸾,箜篌弹凤皇。
盖若市门使我掩面不得藏。
昨日县令媒,云有弟三郎。
今日府君媒,云有弟五郎。
金鞍玉脑马,青雀白鹄舫。
杂彩三百端,赉钱三万镪。
仲妇不得惧违我暴兄。
宁违暴兄死,不违焦仲使意伤。
矢为焦家一姓妇,不为他妇食二家水浆。
开户四无人,投身赴沧浪。
焦仲闻之裂肝肠,挂身一在枯枝桑。
两家合葬庐水傍,暴姑悍兄泪浪浪。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2:51
刘氏有好女,十三能织素。
十五能箜篌,十六通书数。
十七为焦氏妇,得意焦氏夫,
失意焦氏姑。阿母谓阿仲,
汝去尔妇,尔妇自专不受驱。
东邻有女如罗敷,吾与汝聚如水与鱼。
阿仲孝母复爱妾,爱妾爱必割,
母命不可违斯须。
仲去妇,无七辜,为吾谢外姆,
破镜毋再合,断弦当再续。
妇感仲区区,誓天日,不再家。
君如盘石,妾如苇蒲,
苇蒲绕石石不车。
但苦亲父亡,父亡有暴兄,
暴若豺与狼。
迫我再事人,不得留母堂。
脱我旧丝履,重作嫁衣裳。
腰袜绣华袜,耳著明月裆。
团扇画双鸾,箜篌弹凤皇。
盖若市门使我掩面不得藏。
昨日县令媒,云有弟三郎。
今日府君媒,云有弟五郎。
金鞍玉脑马,青雀白鹄舫。
杂彩三百端,赐钱三万镪。
仲妇不得惧违我暴兄。
宁违暴兄死,不违焦仲使意伤。
矢为焦家一姓妇,不为他妇食二家水浆。
开户四无人,投身赴沧浪。
焦仲闻之裂肝肠,挂身一在枯枝桑。
两家合葬庐水傍,暴姑悍兄泪浪浪。
刘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十三岁能织布。
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精通算数。
十七岁嫁给了焦家,得到了焦家的丈夫,
却失去了焦家的婆婆。母亲对她的丈夫阿仲说:
你去找你的妻子,她自己主张,不受你的驱使。
东邻有个女孩如罗敷,与你我聚在一起就像水与鱼。
阿仲孝顺母亲又爱自己的妾,爱妾就必然要割舍,
母命不可违,立刻就要去。
阿仲去找妻子,没有任何过错,替我向外婆道歉,
破镜不再合,断弦也难再续。
妻子感动于阿仲的深情,发誓在天日之下,不再回家。
你如坚硬的盘石,我如柔软的芦苇,
芦苇环绕石头,石头却无法移动。
但我苦于父亲去世,父亲去世还有个暴虐的兄长,
如同豺狼一样凶狠。
逼迫我再嫁他人,不能留在母亲的堂前。
脱去旧的丝履,重做嫁衣裳。
腰间的袜子绣成华丽,耳朵上挂着明月的图案。
团扇上画着双鸾,箜篌上弹着凤凰。
就像在市门口让我掩面,无法藏身。
昨天县令的媒人说有个弟弟叫三郎。
今天府君的媒人说有个弟弟叫五郎。
金鞍玉脑的马,青雀白鹄的小船。
三百种杂彩,赐我三万两黄金。
仲妇不必惧怕我这个暴兄。
宁愿违抗暴兄而死,也不愿违背焦仲的心意。
我只愿做焦家一位妇人,不愿为其他人食二家的水浆。
房门四下无人与我,投身沧浪河。
焦仲听闻此事,心如刀绞,身挂在枯枝桑上。
两家合葬在庐水旁,暴虐的姑姑和兄长泪如浪涌。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仲修,号天池,曾任官职,擅长诗文,尤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
《焦仲妇》创作于元代,描绘了一个关于爱情与家庭压力的悲剧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家庭关系的复杂。
《焦仲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轻女性在家庭中所遭受的痛苦与挣扎。诗中的女主角从小才情出众,然而在婚姻中却遭遇了家庭的束缚与痛苦。她的命运如同一颗被困在家族责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石子,无法自拔。诗中通过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展现了她的无奈与绝望,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诗中的意象十分丰富,如“破镜”、“断弦”等,均暗示了夫妻关系的破裂与无奈,增加了诗的悲剧色彩。此外,诗中还多次提到的“暴兄”与“焦仲”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对女性的压迫与暴力,后者则是她心中理想的归宿与爱。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不禁思考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批判,揭示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困境,展现了爱情的无奈与牺牲。
《焦仲妇》的女主角姓什么?
阿仲在诗中面临什么样的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