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5
迎送山相似,舟移迷北南。回看皂口日,已照石华潭。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相似与变化,乘舟行驶时,方位感模糊不清。回头望去,皂口的太阳已经照射在石华潭上。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皂口”与“石华潭”可能是当时著名的旅游胜地,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李梦阳,明代诗人,生于明正统年间,曾经在官场任职,后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归隐。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李梦阳游历山水之间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以及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哲思,表现出一种对景色的迷惑与思索。
这首《江行杂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相似与变化,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开头两句以“迎送”描绘山的形态,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连绵起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舟船的移动似乎让人迷失方向,这种迷失不仅指空间的迷惘,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化。回头望去,皂口的太阳已经照耀在石华潭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光明的希望。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人生的无常,以及在变幻中寻求宁静的心态。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在变化中寻找宁静的心态。
本诗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观?
“舟移迷北南”中的“迷”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皂口”是指什么?
李梦阳的《江行杂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旅途中的迷惘与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了登高望远的壮丽视野。两者在意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不同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