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白花

《杨白花》

时间: 2025-04-26 03:36:33

诗句

宁唱采菱曲,休歌杨白花。

菱生犹有蒂,花去落谁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3

原文展示:

宁唱采菱曲,休歌杨白花。菱生犹有蒂,花去落谁家。

白话文翻译:

宁愿唱那采菱的歌,不愿去歌颂杨白花。菱角的生长还有根蒂,而杨白花却已经凋零,落在了谁的家中呢?

注释:

  • :宁可、宁愿。
  • :唱歌。
  • 采菱曲:指的是《采菱曲》,是一首描写水乡生活的民歌,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美好。
  • :停止、不要。
  • 杨白花:杨树上的白色花朵,象征着短暂与离愁。
  • :菱角,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仍然。
  • 有蒂:有根、有底。
  • 花去:花已经凋零。
  • :掉落、归属。
  • 谁家:指的是归属谁的家庭或地方。

典故解析:

“采菱曲”是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民歌,主要体现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田园生活。杨白花则常被用于表达短暂与离别的感伤。诗中通过对比菱角的生长与杨白花的凋落,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流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李梦阳游历江南之时,受到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杨白花》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用“宁唱采菱曲,休歌杨白花”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事物的惋惜。菱角有根,而杨白花却已经凋零,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也暗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菱生犹有蒂”的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花去落谁家”则引发了对归属与未来的追问,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这首诗在语言上虽然简约,却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宁唱采菱曲:表达了诗人宁愿唱出欢快的民谣,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
  2. 休歌杨白花:拒绝歌颂已经凋谢的花,象征对逝去事物的无奈和不舍。
  3. 菱生犹有蒂:暗示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菱角依然在生长。
  4. 花去落谁家:发出对生命归属的思考,暗含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菱生”和“花去”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拟人:将花的凋零拟人化,给人以情感共鸣。
  • 象征:菱角与杨白花分别象征生机与凋零,传递出生命的哲理。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寓意自然的美好与生生不息。
  • 杨白花:象征着短暂与无常,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宁唱采菱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菱角的喜爱
    • B. 对杨白花的哀悼
    • C. 对生活的热爱
    • D. 对自然的无所谓
  2. “菱生犹有蒂”中的“蒂”指的是什么?

    • A. 菱角的根
    • B. 菱角的叶
    • C. 菱角的果实
    • D. 菱角的花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白花》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生命的脆弱与流逝,后者则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前者略显忧伤,后者则更显恬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陪胡一川老友游西湖 水龙吟 水龙吟 送春和云臣韵 水龙吟·一九四六年冬,珞珈风雪,纡情难遣,寄调水龙吟 水龙吟·己巳二月象甫还里,出竹石丈象徵题,象为郑叔问补图,即用叔问题象韵 水龙吟 水龙吟 水龙吟 和章质夫韵 水龙吟 夜雨,晨霁,过宋家埂南桥,作此以寄贵阳熊建中,八叠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飞扬浮躁 高下在口 祁寒暑雨 国步艰危 臼字旁的字 包含狱的成语 包含掖的词语有哪些 纤啬 斗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纳新 丰衣足食 马师皇 任心 口字旁的字 焕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