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曲(二首)

《春曲(二首)》

时间: 2025-04-26 03:34:15

诗句

翩翩谁家燕?

衔泥向何所?

避人花丛里,忽复梁间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15

春曲(二首)

作者: 李梦阳 〔明代〕

原文展示:

翩翩谁家燕?衔泥向何所?
避人花丛里,忽复梁间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轻盈的燕子,不知是哪家的,正衔着泥土飞向哪里。在花丛中它躲避着人,忽然又在屋檐下与同伴轻声细语。


注释:

字词注释:

  • 翩翩: 形容燕子飞翔的轻盈姿态。
  • 衔泥: 指燕子用嘴衔着泥土,筑巢的动作。
  • 避人: 避开人的意思。
  • 梁间语: 指在屋檐下(梁上)低声交谈。

典故解析: 燕子衔泥筑巢的意象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燕子作为候鸟的代表,常常与离别与团聚的主题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梦阳,明代人,生于苏州,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燕子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春曲》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景象,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轻盈而至,给人以希望和生机。诗中“翩翩”和“衔泥”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燕子的姿态,仿佛可以看到它在空中飞舞的形象。诗的情境设定在一个花丛与屋檐之间,形成一种自然与人类生活并存的和谐画面。

“避人花丛里,忽复梁间语”,这一句让人感受到一种隐秘的生机与温暖,燕子在花丛中躲避人类的打扰,显得生动而灵动。这不仅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这种美好与人类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燕子的轻盈也暗示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翩翩谁家燕?
    诗人提问,表现出对燕子的好奇与亲切感。

  2. 衔泥向何所?
    描述燕子正在忙碌地衔土,暗示它在筑巢,表现出燕子的生动形象。

  3. 避人花丛里,
    燕子在春花间躲避人类,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4. 忽复梁间语。
    在屋檐下,燕子与同伴轻声交谈,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修辞手法:

  • 拟人: 燕子在“梁间语”的描绘中被赋予了人类的交谈特性,使得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关系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燕子的形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传达了生命的活力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 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泥土: 象征着生命的根基和生长的可能。
  • 花丛: 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子在做什么? A. 飞翔
    B. 衔泥
    C. 唱歌

  2. “避人花丛里”的意思是? A. 走出花丛
    B. 躲避人
    C. 在花丛中跳舞

  3. 诗人对燕子的态度是? A. 恐惧
    B. 好奇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梦阳的《春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但《春曲》更注重细腻的生活观察,而《登鹳雀楼》则展现了壮阔的视野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寻白鹤岩张子容 姚开府山池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西山寻辛谔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宴张别驾新斋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 齿坐呈山南诸隐 采樵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包含翔的词语有哪些 缀叙 巨头 悟结尾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利齿能牙 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不痴不聋 禾字旁的字 破家败产 合亲 内诏 人脉 云彻雾卷 門字旁的字 牛饩退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