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08
望断长天无雁来,当时曾许共春回。
空阶风露云鬟湿。昨夜星辰蜡炬灰。
将旧事,付新猜,疑云疑雨梦难推。
思量前语皆成谶。最是他生誓不该。
望着漫长的天空,已无大雁飞来,当初我们曾约定一起迎接春天的回归。
空荡的台阶上,风露湿润了她的云鬟。昨夜的星辰,蜡烛的灰烬已然散去。
把旧事抛给新的猜测,疑云和细雨让梦境难以推测。
回想往昔的话语,竟都成了预言。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他生前的誓言不该被辜负。
杨启宇,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诗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擅长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鹧鸪天 其四十九》创作于当代,反映了个体在面对时光流逝和情感变迁时的思索与无奈。此时社会经历变革,个人情感常常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鹧鸪天》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词牌的结构,音韵和谐,给人以流畅的阅读体验。诗中通过“长天无雁”、“空阶风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氛围。诗人在回忆往昔时,流露出一种对已逝青春的惋惜与对承诺的追忆,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无奈。尤其是“昨夜星辰蜡炬灰”的意象,暗示着美好时光的逝去,增加了诗的悲伤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忧伤。诗人用“思量前语皆成谶”的表达,反映了对过去承诺的深刻思索,似乎在警示自己和他人,承诺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不可逆转。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整首诗在表面优雅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深刻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承诺与遗憾。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感伤,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中“长天无雁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喜
C. 愤怒
“昨夜星辰蜡炬灰”中的“蜡炬灰”象征什么?
A. 繁荣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他生誓不该”指的是什么?
A. 未来的承诺
B. 过去的遗憾
C. 生活的希望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启宇的《鹧鸪天 其四十九》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李白则通过豪放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