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风劲小舟可危,倩乡民道行山中三十馀里,暮宿衡岳道院

《踏莎行 风劲小舟可危,倩乡民道行山中三十馀里,暮宿衡岳道院》

时间: 2025-05-07 10:01:43

诗句

路阻横波,人来仙馆。

迷途巧借东风便。

当时九面望湘帆,谁知灵境寻常见。

楚竹烟迷,越禽声唤。

榕湖计日征尘浣。

旧游风景记分明,无因说与衡阳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1:43

原文展示:

踏莎行

风劲小舟可危,
倩乡民道行山中三十馀里,
暮宿衡岳道院。
路阻横波,人来仙馆。
迷途巧借东风便。
当时九面望湘帆,
谁知灵境寻常见。
楚竹烟迷,越禽声唤。
榕湖计日征尘浣。
旧游风景记分明,
无因说与衡阳雁。


白话文翻译:

在风劲的河流中,小舟摇摇欲坠,
乡民告诉我,前方的山路还要三十多里,
我将在衡岳的道院里夜宿。
道路阻隔,波浪横行,来这里的人都已到达仙馆。
在迷路时巧妙地借助东风。
当时我在九面望着湘江的帆船,
谁知道这灵秀的境地竟是寻常可见的?
楚国的竹林在烟雾中迷蒙,越国的鸟声在唤叫。
榕湖的日子里,我计划清洗尘埃。
旧日的游览风景记忆犹新,
却无从对衡阳的雁说起这段情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美丽。
  • 乡民:当地的村民。
  • 衡岳:衡山,位于湖南省,是五岳之一。
  • 仙馆: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楚竹:指楚地的竹子,象征自然风光。
  • 越禽:越地的鸟类,代表南方特有的文化。
  • 榕湖:可能指榕树环绕的湖泊,象征宁静与美好。
  • 征尘:指旅途中的尘埃,隐喻人生的奔波。

典故解析:

  • 衡岳:古代文人往往寄情于自然,衡山素有“南岳”之称,象征隐逸与追求精神的超脱。
  • 湘帆:湘江的帆船,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了个人的游历感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周之琦游历衡岳时所作,表现了他在旅途中对自然风光的细致观察及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描写舟行险境、与乡民交流的细节,反映了他对人文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周之琦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开篇便描绘了在风劲的水域中行舟的危险,瞬间将读者带入那种动荡不安的心境。诗人巧妙地借用乡民的话,隐喻着在陌生环境中对方向的迷茫,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接着,诗中通过对“仙馆”的描绘,将人间与仙境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人世间的无奈。楚竹与越禽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南国画卷,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烟雾缭绕的竹林之中,感受到那鸟鸣的清脆。

最后,诗人以“旧游风景记分明”结束,意在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劲小舟可危:在强风中,小舟行驶得摇摇欲坠,暗示旅途的艰难与不安。
  • 倩乡民道行山中三十馀里:乡民告诉我,前方的山路还有三十多里,要继续前行。
  • 暮宿衡岳道院:在衡岳的道院中宿夜,暗示诗人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的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舟比作摇摇欲坠的状态,增强了旅途的险境感。
  • 拟人:烟迷、声唤等意象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舟: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无常与艰难。
  • 湘帆:代表对故乡的情感寄托。
  • 楚竹、越禽:自然的象征,表现出南方独特的文化与风情。
  • 榕湖:象征宁静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衡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岳
    B. 西岳
    C. 南岳
    D. 东岳

  2. 诗人描述的小舟在风中处于什么状态?
    A. 稳定
    B. 摇摇欲坠
    C. 轻松自如
    D. 迅速前行

  3. 诗中提到的“倩乡民”是指什么?
    A. 乡里的美丽女人
    B. 乡村的村民
    C. 乡村的神仙
    D. 乡村的动物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周之琦的《踏莎行》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则更突出豪放的个性与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两者都表达了旅行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豪迈,后者则更显温柔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元明清诗词选》

相关查询

临江仙 西子故里感怀 临江仙(倚坐) 临江仙 咏蝶 临江仙 其四 玉友酒 临江仙 志道赴沪祝母寿,书此见寄 临江仙(寿千八兄) 临江仙 七夕 临江仙·秋海棠 临江仙 其四 乘“大运”号轮游洱海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盘山涉涧 瞠目挢舌 马字旁的字 七起 疋字旁的字 及己 破玉锤珠 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名无实 包含靴的词语有哪些 放龙入海 黎丘丈人 歆歆 以枢应环 鱼字旁的字 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