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1
百尺高何用,枯枝不识春。
汝为半死树,我亦未亡人。
无复阶前荫,惟堪爨下薪。
南华齐物我,相对独伤神。
这棵高达百尺的树木有什么用呢?它的枯枝已经不再懂得春天的气息。你不过是一棵半死的树,而我也是一个未曾死去的人。阶前再没有阴凉可供乘凉,只能用它的残枝来生火做饭。像《南华经》中所说的物我齐一,我和你对望,心中只有无限的伤感。
钱淑生,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为忧伤而深刻。
这首诗写于钱淑生晚年,身处困境,感慨生命的无常与个人的无奈,灵感来源于他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与自身处境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半枯的梧桐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开头两句以“百尺高何用,枯枝不识春”揭示了即使外表高大,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枯竭与孤独。树的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诗人将自己比作“未亡人”,隐喻内心的绝望与无助。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生活的艰辛,失去树荫后只能依靠残枝做饭,隐喻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孤寂。最后“南华齐物我,相对独伤神”将思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对立与统一,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围绕生命的无常、孤独与对抗命运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自我的反思。
诗中“百尺高何用”表达了什么含义?
A. 高大的树木很有用
B. 高大的树木在枯萎后毫无意义
C. 诗人喜爱高大树木
“我亦未亡人”中“未亡人”指的是什么?
A. 身体已死的人
B. 生活中的无奈与绝望
C. 诗人已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