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阶下梧桐忽然半枯感而有作

《阶下梧桐忽然半枯感而有作》

时间: 2025-05-06 02:00:31

诗句

百尺高何用,枯枝不识春。

汝为半死树,我亦未亡人。

无复阶前荫,惟堪爨下薪。

《南华》齐物我,相对独伤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1

原文展示:

百尺高何用,枯枝不识春。
汝为半死树,我亦未亡人。
无复阶前荫,惟堪爨下薪。
南华齐物我,相对独伤神。

白话文翻译:

这棵高达百尺的树木有什么用呢?它的枯枝已经不再懂得春天的气息。你不过是一棵半死的树,而我也是一个未曾死去的人。阶前再没有阴凉可供乘凉,只能用它的残枝来生火做饭。像《南华经》中所说的物我齐一,我和你对望,心中只有无限的伤感。

注释:

  • 百尺:指非常高,常用来形容树木等的高度。
  • 枯枝:指干枯的树枝,象征失去生机。
  • :你,代指树。
  • 半死树:比喻状态不佳的树,象征生命的衰败。
  • 未亡人:比喻虽然活着,但精神上已感到死亡或绝望的人。
  • 无复:再没有。
  • 阶前荫:指原本可以遮阳的树荫。
  • 爨下薪:用树枝作为燃料来做饭,象征生活的艰难。
  • 南华齐物:指《道德经》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淑生,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为忧伤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钱淑生晚年,身处困境,感慨生命的无常与个人的无奈,灵感来源于他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与自身处境的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半枯的梧桐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开头两句以“百尺高何用,枯枝不识春”揭示了即使外表高大,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枯竭与孤独。树的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诗人将自己比作“未亡人”,隐喻内心的绝望与无助。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生活的艰辛,失去树荫后只能依靠残枝做饭,隐喻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孤寂。最后“南华齐物我,相对独伤神”将思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对立与统一,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尺高何用:即使树木长得高大,但在枯萎后也毫无意义。
  2. 枯枝不识春:枯萎的树枝已不再感知春天的来临,象征生命的无知与无感。
  3. 汝为半死树:你只是一棵半死的树,暗指诗人自身的困顿与生机的缺失。
  4. 我亦未亡人:诗人自比“未亡人”,体现出内心的绝望与孤独。
  5. 无复阶前荫:再也没有树荫可以遮挡,暗示生活的困苦。
  6. 惟堪爨下薪:只能用枯枝来生火,象征生存的艰难。
  7. 南华齐物我:引用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对立。
  8. 相对独伤神:面对这棵树,诗人感到无比的伤感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与诗人自身的处境进行类比,加深情感。
  • 拟人:枯枝“不识春”,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命的无常、孤独与对抗命运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自我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孤独与衰败。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阴凉:象征安逸与舒适。
  • :象征艰辛的生活来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尺高何用”表达了什么含义? A. 高大的树木很有用
    B. 高大的树木在枯萎后毫无意义
    C. 诗人喜爱高大树木

  2. “我亦未亡人”中“未亡人”指的是什么? A. 身体已死的人
    B. 生活中的无奈与绝望
    C. 诗人已失去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生命与国家命运的感慨,但更加集中于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悲痛。
  • 《月下独酌》:虽同样有孤独感,但更显洒脱与乐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淑生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别仲仪 责躬诗 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汴之水三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李端明宅花烛席上赋 暴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甲第连云 交相辉映 乙字旁的字 雁回峰 始终不渝 月落乌啼 等于零 牙字旁的字 彻结尾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郎结尾的成语 爱生恶死 彑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举目千里 金井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