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5:07
嵩峤云高,洛川波暖。
举头乔木森无断。
雨绝风尘,小桥频过春渠满。
离宫,棱斗焕。
万家罗绮多游伴。
自风,是处喧弦管。
在嵩峤高耸的云间,洛川的波光温暖。
抬头望去,乔木茂盛得没有尽头。
雨后的尘埃消失了,小桥频繁地跨过春天的水渠。
离宫的建筑,棱角分明,光彩夺目。
万家灯火,绫罗绮丽,游人如织。
微风中,四处都是喧闹的乐声。
韩绛(约1043-1124),字子远,号止庵,宋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多种官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展现日常生活的美好。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繁荣的社会环境,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踏莎行·嵩峤云高》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诗中展现了嵩山的高耸云端与洛河温暖的波光,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诗人通过“举头乔木森无断”这一句,表达了自然界的繁茂和生机,仿佛在提醒读者,生活中总有新的景象等待去发现。
“小桥频过春渠满”则将目光转向生活的细节,春天的水渠充满生机,小桥如同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接下来的“离宫,棱斗焕”更是将视野扩展到人文景观,离宫的华丽与繁华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万家罗绮多游伴”传达了热闹的场景,无数游人在此处欢聚,仿佛生活的乐章在此刻达到了高潮,给人一种温暖和欢快的感觉。最后一句“自风,是处喧弦管”则将整首诗的氛围推向顶点,微风中传来的乐声,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生机与繁华,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传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人借助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与美好的世界。
诗中提到的“嵩峤”指的是什么?
A. 一座高山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宫殿
诗中描绘的“万家罗绮”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人文景观
C. 游人生活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热爱?
A. 历史
B. 自然与生活
C.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