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03
非才衰晚玷恩荣,假节西来镇锦城。
远慕文翁兴旧学,窃希何武见诸生。
银袍冉冉朝先圣,玉树森森识众英。
传道喜将师席正,尚称官阀礼为轻。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才华的自谦和对恩荣的感激。虽然年华已晚,才华不再,但仍借着节令的到来,来到了这座繁华的城市。我远远仰慕文翁(指古代的孔子),希望能恢复传统的学问,渴望能像何武那样汲取知识。身穿银袍,朝拜先圣,像玉树般挺拔,识别众多的英才。传授道理时喜悦地坐在讲席上,仍然认为官阀的礼节是轻浮的。
韩绛(约1040年—1123年),字孟谏,号少岳,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于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色。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复兴时期,韩绛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礼节的淡漠态度,反映了他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语调的温和,自谦的语气,展现了韩绛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对教育的热爱。他在诗中将自己比作文翁和何武,表达了对古代名人的向往,同时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望与尊重。尽管时光荏苒,才华不再,作者依然抱有对学问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态。
诗中“银袍冉冉朝先圣,玉树森森识众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身为士人的风范和对先贤的敬仰,借用银袍和玉树的意象,突出了作者的气度与品格。最后一句“尚称官阀礼为轻”,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学问和精神追求的重视,显得尤为深刻。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官场礼节的批判,展现了士人的高洁品德与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中“非才衰晚”是什么意思?
A. 表示才华出众
B. 表示才华不济,年纪已大
C. 表示才华正盛
D. 表示年纪轻轻
“传道喜将师席正”中“师席”指的是什么?
A. 学校
B. 讲台
C. 官位
D. 书房
诗中对官阀礼的态度是?
A. 崇敬
B. 轻视
C. 中立
D.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