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1:27
春来万木绿芳齐,
多少游人听鸟啼。
可惜城南红杏发,
无人载酒上唐堤。
春天来了,万树繁茂,绿意盎然,
有许多游人在这里欣赏鸟儿的鸣叫。
可惜城南的红杏花开了,
却没有人背着酒壶去唐堤赏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唐堤”可能指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景点,常与诗人饮酒作乐、赏花游玩相联系。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高峰期,许多诗人常在春天吟咏自然、抒发情感。
作者介绍: 王余佑,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作者身处春意盎然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却又因无人共享而感到惋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孤独的思考。
《偶感》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春来万木绿芳齐”,展现了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的热闹场景,令人心旷神怡。接着“多少游人听鸟啼”,诗人通过游人的喧闹与鸟儿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可惜城南红杏发,无人载酒上唐堤”,在美好而热闹的自然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一丝孤独与遗憾。红杏盛开却无人欣赏,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既有欣赏之美,又有孤独之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悟,揭示了人们在美好环境中却常常感到孤独的矛盾心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杏”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孤独与遗憾
C. 游人的快乐
D. 自然的声音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孤独与惆怅
C. 忧伤
D. 激昂
“唐堤”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条河流
B. 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C. 游玩的地方
D. 春天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余佑的《偶感》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但王余佑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通过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表现出更为深刻的社会情感。这两首诗在春天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迥然不同,反映出不同诗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