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9:46
苏幕遮(春情) 作者: 赵文〔宋代〕
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
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
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
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春天的田野一片绿意,远处的烟树朦胧可见,村中的燕子叫声喧闹,归来的野鸭和雁儿也已晚归。我独自倚在栏杆上,舒展双眼,远望一架架葡萄藤,青翠的叶子覆盖了整个池塘。饮酒时先有忧愁,吟唱时又显得懒散。多少闲情逸致,却总是难以消遣。出门在外的旅途不如归家的梦短暂。何况那啼叫的杜鹃,更是让我心肠断裂。
赵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以清新自然著称。其诗作常反映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苏幕遮(春情)》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感受到生命的勃发与内心的孤独。
《苏幕遮(春情)》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田野、村庄和归来的鸟儿,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然而,诗人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愁与思乡之情。开篇的“绿秧平,烟树远”将我们带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接着,诗人虽身处这样的美景,却因身在他乡而感到孤独,尤其是在“客路不如归梦短”一句中,强烈的归属感与对家乡的思念跃然纸上。
整首词的情感深邃,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一句“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更将诗人内心的悲伤推向高潮,杜鹃鸟的啼叫象征着离别与哀伤,使得整首词在美丽中透着一丝哀愁,给人以深思。赵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使得这首词成为了春天情怀的经典之作。
整首词歌颂了春天的美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沉重而又优美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哪个?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归来的鸟类有和。
判断题:诗人对旅途的感受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