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34
苏幕遮 原调误作浪淘沙,兹据律改
作者: 高道宽 〔元代〕
大参同,人难会。
点开圆明,照觉迷天睡。
举动施为明与昧。
乾里丹元,休把真空背。
坤中药,方以类。
采得将来,付与丁公配。
合就一丸先天味。
食了登仙,鹤驾游方外。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修炼与成仙的过程。诗人认为,修道之人难以相聚,只有在圆明的境界中,才能照见迷失的自己。修行的动作和行为中有明有昧,强调了内心的修炼。诗中提到的“乾里丹元”指的是道家的真理,劝诫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真空的境界;而“坤中药”则是指自然界的药材,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希望能够通过修炼,获得一种先天的味道,最终实现仙游的理想。
高道宽,元代诗人,生于士人家庭,受道家文化影响,作品多涉及道教哲学和修炼思想。他的诗歌通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著称。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复兴时期,许多士人开始追求道教的修炼与长生之道,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与物质、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这首《苏幕遮》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描绘,表达了对修道和成仙的渴望。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涵盖了天地、自然、修炼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哲学思考。开头的“大参同,人难会”便引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明人类在宇宙法则面前的渺小与孤独。接下来的“点开圆明”则象征着一种顿悟,带来了对生命本质的觉察。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一种对真理探索的执着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合就一丸先天味”的表述,诗人传达了修道之人最终所追求的境界,即与自然合一,获得永恒与自由。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道教修炼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和自我的深刻理解。
此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表现力。例如“明与昧”的对立,表现了修炼过程中的复杂性;“合就一丸”的比喻则形象地表达了道教的修炼成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宇宙的关系,强调修道与成仙的过程,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大参同”指的是:
A. 自然的法则
B. 个人的修行
C. 社会的关系
“圆明”象征:
A. 迷失的状态
B. 觉悟与真理
C. 世界的纷扰
诗中提到的“先天味”是指:
A. 修炼的成果
B. 道教的理论
C. 与自然的和谐
以上内容为对《苏幕遮》这首诗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