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3:20
作者: 陶氏 〔宋代〕
与君别,情易许。
执手相将,永远成鸳侣。
一去音书千万里,
望断阳关,泪滴如秋雨。
到如今,成间阻,
等候郎来,细把相思诉。
看著梅花花不语,
花已成梅,结就心中苦。
与君别离,情感容易许诺。
手握着手,愿永远成为鸳鸯伴侣。
一别之后,音信隔了千万里,
望断阳关,泪水如秋雨般滴落。
直到如今,阻隔重重,
等候郎君归来,细细诉说相思之苦。
看着梅花静默无言,
花已经变成梅,心中苦楚已成结。
作者介绍: 陶氏,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往往因婚姻与家庭的束缚而产生思念和怨愤。作者通过描写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苏幕遮(闺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词作,展现了女子在离别后的思念与孤独。开头两句“与君别,情易许”,简洁却道出了离别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渴望。词人使用“执手相将,永远成鸳侣”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承诺。接下来的“音书千万里”则加深了离别的苦涩,表达出千里之外的孤独感。
“望断阳关,泪滴如秋雨”不仅展现了长途的思念,更通过秋雨的意象传达出伤感的情绪。细腻的情感在“等候郎来,细把相思诉”中得到升华,体现了对爱人的渴望和对爱情的忠诚。最后两句“看著梅花花不语,花已成梅,结就心中苦”,则通过梅花的静默反映了内心的无奈和绝望,花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心中积累的苦楚。
整首词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深厚而复杂的情感。陶氏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成功地将离别之痛、思念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爱情的思念与离别展开,表现了女性在面对爱情时的脆弱与坚韧,深切地反映了人们对真爱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与君别,情易许”中的“易”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阳关”象征什么?
“泪滴如秋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同样描绘离别思念情感的《雨霖铃》中,柳永侧重于对离愁的细腻描写,而陶氏则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更深的孤独感与内心的苦楚,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