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时间: 2025-05-03 23:57:16

诗句

渊明未老赋归来,赢得清风两袖。

田园三径浑如旧。

桂子满中度,已擢双枝秀。

长君鸾诰喜重荣,绣服光辉清昼。

黄花秋晚浮新酎。

驷马入高门,愿上千春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7:16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王立道 〔明代〕

渊明未老赋归来,
赢得清风两袖。
田园三径浑如旧。
桂子满中度,
已擢双枝秀。

长君鸾诰喜重荣,
绣服光辉清昼。
黄花秋晚浮新酎。
驷马入高门,
愿上千春寿。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陶渊明在未老之时归隐田园,享受清风拂袖的惬意生活,田园的三条小径依旧如昔,桂树上开满了花,枝条也愈发挺拔。长君(姚申甫父)在喜悦中接受了荣华富贵,穿上绣制的华丽衣服,光辉照耀着明亮的白昼。黄花在秋末时节飘荡着新酿的美酒,四匹马拉的车子进入了高门,愿您长寿,千春常在。


注释:

  • 渊明: 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其归隐田园的生活著称。
  • 赋归来: 赋诗归来,意指再次回到田园生活。
  • 清风两袖: 形容心境清爽,身外之物轻松自在。
  • 长君: 指姚申甫父,诗中表达祝寿的对象。
  • 鸾诰: 指美好的荣誉或文书。
  • 新酎: 新酿的酒,象征美好的生活。
  • 驷马入高门: 形容高门大户,象征荣华富贵。
  • 千春寿: 表达长寿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立道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田园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姚申甫父的寿辰,表达了诗人对寿星的祝福,借用陶渊明的意象,传达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是一首富有生机与希望的祝寿诗。诗的开头以陶渊明的归隐为引子,呈现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清风两袖”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清新,也体现了诗人心灵的淡泊与闲适。接着,诗人通过“田园三径浑如旧”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让人感受到即使岁月变迁,田园的美好依旧如昔,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在表达对长君的祝福时,诗中使用了“鸾诰喜重荣”和“绣服光辉清昼”,用华丽的意象描绘出长君所享有的荣华富贵,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敬重与祝贺。同时,“黄花秋晚浮新酎”则将时间与季节的更迭融入祝寿之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长寿的祝愿。整首诗流畅而自然,既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有对朋友亲切的祝福,展现出浓厚的人情味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渊明未老赋归来: 暗指陶渊明归田园的生动场景,表明诗人向往的归隐生活。
  2. 赢得清风两袖: 形容陶渊明心境的洒脱与清新,表达追求自由的理想。
  3. 田园三径浑如旧: 体现时间的流逝与田园的永恒,展示了人对自然的眷恋。
  4. 桂子满中度,已擢双枝秀: 桂花盛开,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富饶。
  5. 长君鸾诰喜重荣: 对姚申甫父的祝福,表达对其地位与荣誉的赞美。
  6. 绣服光辉清昼: 形容华丽的衣服在阳光下的光辉,象征荣华富贵。
  7. 黄花秋晚浮新酎: 秋黄的花与新酿的酒,寓意着丰收与喜庆。
  8. 驷马入高门,愿上千春寿: 绘制出富贵的场景,并表达了长寿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清风两袖”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如“绣服光辉清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桂子、黄花、驷马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富裕而和谐的生活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姚申甫父的祝福,表达了对自然、幸福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传达出一种闲适、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清风: 象征自由与舒适,反映内心的宁静与舒畅。
  • 桂子: 代表吉祥与丰收,寓意美好的生活与事业。
  • 黄花: 秋天的象征,意指成熟与丰收,也象征长寿。
  • 驷马: 象征荣华富贵,描绘出一种高贵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黄花秋晚浮新酎”中的“新酎”指的是什么? A. 新的生活
    B. 新酿的酒
    C. 新的朋友
    D. 新的诗篇

  3. 诗中用来祝福长君的意象是? A. 田园
    B. 桂树
    C. 驷马
    D. 清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夜泊牛津》 - 张志和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王立道的这首诗更具祝福与庆贺的意味,前者侧重于个人的隐逸生活,而后者则在庆祝他人长寿之时,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的田园情怀与创作风格》
  • 《陶渊明与王立道的诗词比较研究》
  • 《古诗文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僧法印志因西游京师 宛溪柳(六么令) 小重山(四之二) 题杨子王辂故居清轩 生查子三首 其一 愁风月 晚泊长芦有怀历阳金陵朋好 答陈传道五首之三 和别清凉和上人 潘豳老出十数诗皆有怀苏儋州者因赋二首之一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十赋後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重作冯妇 竖心旁的字 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烹煎 七九 一笑百媚 脚踏两只船 包含拣的成语 老调重弹 榴裙 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宋郊渡蚁 自相惊忧 高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金科玉臬 皿字底的字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