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5:15
潘豳老出十数诗皆有怀苏儋州者因赋二首之一
人烟寂绝鬼门关,更指儋州杳莽间。
三四月交天漏雨,东南地尽水浮山。
依迷春草鴒原失,响像秋风鹤驭还。
回羡河阳贤父子,雪堂曾伴十年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儋州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人烟稀少的鬼门关,接着指向远在儋州的幽静之地。正值三四月之交,天空似乎在下雨,东南的土地上水流淌,山峦隐没于水中。春天的草原让人迷失,而秋风似乎又带来了孤独的鹤影。最后,诗人羡慕河阳的贤父子,回忆起曾在雪堂中共度的悠闲时光。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1126),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词风和深厚的诗学修养而闻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贺铸的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对儋州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贺铸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开头的“人烟寂绝鬼门关”便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更指儋州杳莽间”,将视线转向遥远的儋州,显示出他对故乡的向往。
“东南地尽水浮山”一句生动描绘了春雨时节的自然景象,水与山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辽阔,似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随之而来的“依迷春草鴒原失”,更是将迷失的意象引入其中,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回羡河阳贤父子,雪堂曾伴十年闲”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对贤良之士的羡慕,以及对那段闲适时光的怀念,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形成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贺铸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鬼门关”象征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孤独与寂静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b) 孤独与寂静
诗人羡慕的河阳贤父子指代什么?
a) 美景
b) 理想的人际关系
c) 友人的失落
答案: b) 理想的人际关系
诗中“水浮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山清水秀
b) 雨后山水交融
c) 荒凉无比
答案: b) 雨后山水交融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