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3:16
临江仙·不见灞陵原上柳
作者: 许庭 〔宋代〕
不见灞陵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
朝离南楚暮西秦。
不成名利,赢得鬓毛新。
莫怪枝条憔悴损,一生唯苦征尘。
两三烟树倚孤村。
夕阳影里,愁杀宦游人。
我再也看不见灞陵原上的柳树,往来奔波中只留下马蹄的痕迹。
早上离开南楚,晚上又到了西秦。
为了名利而忙碌,结果只换来鬓边新添的白发。
不要怪树枝憔悴损坏,毕竟这一生只是在苦苦征尘中度过。
两三棵烟树依靠着孤零零的村庄,
在夕阳的影子里,令身在外的游子愁肠百结。
作者介绍:
许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土的怀念。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在外宦游期间,因身处异乡而产生的思乡情绪。诗中描绘的荒凉景象和内心愁苦,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临江仙·不见灞陵原上柳》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人生哲理的词作。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无法再见故乡的柳树,心中不禁感到凄凉。通过“朝离南楚,暮西秦”的描写,展现了他奔波于不同地方的艰辛与无奈。这样的生活不仅没有带来名利,反而让他鬓发渐白,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诗的后半部分中,“莫怪枝条憔悴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自省与无奈。再结合“两三烟树倚孤村”的意象,构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夕阳的映照更添了几分伤感,令人感同身受。结尾“愁杀宦游人”更是揭示了身为宦游者的孤独与无助,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名利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身为宦游者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名利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沉重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楚”和“西秦”分别指代什么地方?
“不见灞陵原上柳”中的“柳”象征什么?
“愁杀宦游人”中的“宦游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此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临江仙·不见灞陵原上柳》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同时提供相关的解析与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