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莲花泾庄

《莲花泾庄》

时间: 2025-04-30 08:12:59

诗句

洲渚绿萦回,菱荷面面开。

路从花外过,山向柳间来。

鸣鹭惊回舫,游鱼仰酬杯。

同为城郭里,此地绝尘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2:59

原文展示:

洲渚绿萦回,菱荷面面开。
路从花外过,山向柳间来。
鸣鹭惊回舫,游鱼仰酬杯。
同为城郭里,此地绝尘埃。

白话文翻译:

在绿洲和小岛之间,水草萦绕,菱角和荷花一片片地开放。
小路从花丛外穿过,山峦在柳树间隐现。
鸣叫的白鹭惊起了停泊的小船,游动的鱼儿仰头向我敬酒。
虽然我们都是城里的居民,但这里却远离尘嚣,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洲渚:指水中的小岛或沙洲。
  • 萦回:缠绕、环绕。
  • 菱荷:菱角和荷花,水生植物。
  • 路从花外过:小路是从花边经过。
  • 鸣鹭:叫声清脆的白鹭。
  • 回舫:停泊的小船。
  • 酬杯:以酒杯相敬,表示友好的举动。
  • 绝尘埃:远离尘世的喧嚣,形容环境清幽。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宁静环境与隐居生活的理想,反映了文人追求清静雅致生活的向往,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表达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贲,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创作背景:

《莲花泾庄》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宁静环境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重新审视。

诗歌鉴赏:

本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水乡图景。诗的开头以“洲渚绿萦回,菱荷面面开”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花草繁盛之地。接着,诗人通过“路从花外过,山向柳间来”描绘出一条通往宁静之处的小路,为后面的景象铺垫了背景。

在诗的中段,白鹭的鸣叫和游鱼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生动的氛围,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受。最后一句“同为城郭里,此地绝尘埃”点明了主题,尽管我们身处繁华的城市,但这里的宁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与安宁。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展现了诗人对清幽自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洲渚绿萦回:描绘了水域中的小岛,绿草环绕,生机勃勃。
  2. 菱荷面面开:菱角和荷花相继开放,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3. 路从花外过:小路蜿蜒,经过花丛,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4. 山向柳间来:山峦在柳树间隐现,营造出朦胧的美感。
  5. 鸣鹭惊回舫:白鹭的鸣叫声使得小船上的人感到惊喜。
  6. 游鱼仰酬杯:鱼儿仰头向人致敬,象征着生动的自然。
  7. 同为城郭里:虽然都是城里人,但却能在此感受到不同的气息。
  8. 此地绝尘埃: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生命的象征,增强诗的意象。
  • 拟人:游鱼仰头致敬,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路从花外过,山向柳间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与珍视,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洲渚:象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菱荷:代表生命的蓬勃与美好。
  • 鸣鹭:象征自由与宁静。
  • 游鱼:象征灵动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洲渚绿萦回”中的“洲渚”指什么?

    • A. 河流
    • B. 小岛
    • C. 山峰
    • D. 森林
  2. 诗中提到的“鸣鹭”是指什么动物?

    • A. 鸟
    • B. 鱼
    • C. 昆虫
    • D. 哺乳动物

答案:

  1. B. 小岛
  2. A. 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徐贲的《莲花泾庄》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徐贲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陶渊明则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贲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自然与人:古诗中的生态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江城子 一丛花 河满子 玉女摇仙佩 醉蓬莱 醉蓬莱 上林春 水龙吟 水龙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猛的成语 症瘕 推避求全 孟侯 弋字旁的字 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书识礼 火星乱冒 鹵字旁的字 词言义正 大诰 自下而上 鼠窜蜂逝 包含捏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耳斡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