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17
瑞鹧鸪
作者: 王哲 〔元代〕
春季裁量十四郎。风流玉貌好轻狂。每夜房中怜美妇,常时腹内痛饥肠。以此街前来背箱。利多扑入彩帛行。刀尺使时无作念,妻儿爱处越馨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诗人提到一个风流倜傥的年轻人,虽然外表俊美、性格轻狂,但他内心却常常感到饥饿和痛苦。在夜晚,他对美丽的妻子充满怜爱,但同时又感到内心的空虚与饥饿。他在街上背着箱子,努力谋生,虽然在外面辛苦,但内心对妻儿的爱却愈发浓厚。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写生活、情感为主,风格独特,常能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内心的矛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经济困顿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生活的艰辛,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
《瑞鹧鸪》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内心挣扎与对家庭的深厚情感。诗中,春季的美好与年轻人的轻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活的两面性。虽然外表风流倜傥,但内心却饱受饥饿和痛苦的折磨,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家庭的依恋。尤其是在夜晚与妻子相处的场景中,诗人流露出对家庭的深情,而这种爱意又与现实的艰辛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与追求。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貌”、“美妇”,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通过对年轻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王哲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年轻人内心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庭的依恋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展现出在追求物质与心灵满足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十四郎”指的是:
A. 一个年轻人
B. 一位老者
C. 一位儿童
D. 一位商人
“痛饥肠”形容的是:
A. 身体的饥饿
B. 心灵的空虚
C. 对美食的渴望
D. 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美妇”是指:
A. 诗人的母亲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妻子
D. 诗人的女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哲的《瑞鹧鸪》中,年轻人的轻狂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而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诗人则通过醉酒表达对自由与孤独的不同理解。两首诗都在探讨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情感表达和视角却各具特色,展现了各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