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8:52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孙墓朱陵,闲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这首诗描绘了在钟山上俯瞰的美丽景色,色彩如螺青和鸭绿般鲜艳,仿佛是永和三日的烟花绚烂如织。东风轻拂,晴空映照着古今的消息。孙子墓地与朱陵静静地隐藏在闲花野草中,显得格外沉默。东君(春天的神)何在,高天厚地让人难以攀登。秣陵的盗贼归来,转瞬之间千秋已逝,令人自嘲成了贼。即使再经过几千年,也只是重新论价,无所谓得失。想必桑田再经沧海,依旧是鱼龙混杂的国家。白云来去匆匆,彼此相识也只是瞬息之间。
俞律(1880-1945),字仲华,号云峰,江苏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及教育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于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戊申年春季,作者登上钟山,面对历史与现实,感慨万千,旨在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绘,展现了钟山的美丽景色和历史的沉重。开篇用“螺青鸭绿”描绘春日的生机,结合“烟花如织”,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的沉重,提到孙子和朱元璋的墓地,暗示历史的沉默与无声的教训。
“东君何处”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世事的无常与人们的自嘲。最后,白云的来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也是转瞬即逝,令人唏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描绘春天的景色,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东风带来晴朗的天气,映照出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孙墓朱陵,闲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历史人物的墓地被花草掩埋,象征着历史的沉寂与无声。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对春天的思考,表达追求的难度和无奈。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反思历史变迁,感叹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个人的无能为力。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历史的价值观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得失无所谓。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预见未来的变化,依然是复杂的社会现象。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表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展现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中“螺青鸭绿”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孙墓朱陵”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