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夏

《初夏》

时间: 2025-08-08 00:33:21

诗句

孟夏忽已至,雨余草木荒。

俯涧有惊泉,仰林无遗芳。

山中岁事晚,是日农始忙。

布谷鸣远林,田家竞农桑。

故园今何为,默默心独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0:33:21

原文展示:

初夏 张嵲 〔宋代〕

孟夏忽已至,雨余草木荒。 俯涧有惊泉,仰林无遗芳。 山中岁事晚,是日农始忙。 布谷鸣远林,田家竞农桑。 故园今何为,默默心独伤。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突然到来,雨后草木显得荒凉。 低头看到山涧中泉水奔涌,抬头却不见林中残留的花香。 山中的岁月似乎来得晚些,这一天农民开始忙碌。 远处林中布谷鸟鸣叫,农家竞相开始农耕和养蚕。 我的故乡现在怎样了,我独自默默地感到悲伤。

注释:

  • 孟夏:农历四月的别称。
  • 雨余:雨后。
  • 惊泉:形容泉水奔涌,声音惊人。
  • 遗芳:残留的香气。
  • 岁事:指农事。
  • 布谷:布谷鸟,其鸣声似“布谷”,提醒农民播种。
  • 农桑:指农耕和养蚕。
  • 故园: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和故乡的深情。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农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和农家的忙碌情景,通过对比自然的变化和农家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和农家的生活状态。诗中“俯涧有惊泉,仰林无遗芳”一句,既展现了泉水的奔涌,又暗示了花香的消逝,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文通过布谷鸟的鸣叫和农家的忙碌,进一步强化了初夏的生机和农家的勤劳。结尾的“故园今何为,默默心独伤”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使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孟夏忽已至,雨余草木荒。”:初夏突然到来,雨后草木显得荒凉。
  2. “俯涧有惊泉,仰林无遗芳。”:低头看到山涧中泉水奔涌,抬头却不见林中残留的花香。
  3. “山中岁事晚,是日农始忙。”:山中的农事似乎来得晚些,这一天农民开始忙碌。
  4. “布谷鸣远林,田家竞农桑。”:远处林中布谷鸟鸣叫,农家竞相开始农耕和养蚕。
  5. “故园今何为,默默心独伤。”:我的故乡现在怎样了,我独自默默地感到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俯涧有惊泉”与“仰林无遗芳”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的变化。
  • 拟人:“布谷鸣远林”中的“鸣”赋予布谷鸟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自然景象和农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惊泉:象征着初夏的生机和活力。
  • 遗芳: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和时光的流转。
  • 布谷鸟:象征着农耕的开始和季节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俯涧有惊泉”中的“惊泉”指的是什么? A. 平静的泉水 B. 奔涌的泉水
  2. 诗中“仰林无遗芳”中的“遗芳”指的是什么? A. 残留的香气 B. 新的花香
  3. 诗中“布谷鸣远林”中的“布谷”指的是什么? A. 布谷鸟 B. 布谷声
  4. 诗中“故园今何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答案: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之情。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故乡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嵲《初夏》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诗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王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二首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挽赵仲白二首 杂咏五言五首 丁未春五首 子规 和仲弟十绝 辛亥各口占十绝 其三 贫居自警三首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饭囊酒瓮 包含罟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沿流溯源 鸟字旁的字 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岁月蹉跎 赫然有声 絶雅 吕政 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琼林锦绣仙 戈字旁的字 一廛 守价 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囊橐充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