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时间: 2025-05-01 03:35:35

诗句

且与古梅为友,未论茯苓可仙。

一寸灵根蟠地,十年黛色参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35

原文展示

且与古梅为友,未论茯苓可仙。
一寸灵根蟠地,十年黛色参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与古老的梅树成为朋友的愿望,并不在乎能否得到茯苓这样的仙药。诗中提到一寸灵根在大地中盘绕生长,经过十年的时间,才长成参天的黛色树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梅:古老的梅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茯苓:一种中药材,常被视为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
  • 灵根:指植物的根部,寓意深厚的根基。
  • :缠绕、盘绕的意思。
  • 黛色: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及的“古梅”与“茯苓”均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高,茯苓则代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0年-1240年),字景庄,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风格多为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以“且与古梅为友”引入,表现出对古老事物的珍视,古梅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是诗人理想中的精神伴侣。接着提到“未论茯苓可仙”,这里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长生不老,而是更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寸灵根蟠地,十年黛色参天”,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植物的成长过程,暗含了深厚的根基和持久的努力。灵根在地面下扎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得以展现出高大的树影,这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的观察,也隐喻了人生的道理: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鼓励人们珍惜与自然的友谊和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且与古梅为友:希望与古梅树建立友谊,表达对自然和传统的敬重。
  2. 未论茯苓可仙:不在乎世俗的长生不老,只求心灵的宁静。
  3. 一寸灵根蟠地:根部在土壤中盘绕生长,象征着扎实的基础。
  4. 十年黛色参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长成高大的树影,象征着坚持与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古梅与茯苓的比喻,暗示了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对比。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为友,以及通过持久的努力来实现理想与目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梅: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
  • 茯苓:象征追求长生与超脱的理想。
  • 灵根:代表扎实的基础,象征人生的积累与成长。
  • 黛色:深青色的树影,象征着成熟与稳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梅”象征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坚韧与清高
    C. 富贵与荣华

  2. 诗中“十年黛色参天”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立刻成功
    B. 持久努力后获得的成就
    C. 追求物质财富

  3. 诗人对茯苓的态度是?
    A. 渴望得到
    B. 不在乎
    C. 反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王维的自然诗风,刘克庄更侧重于内心的哲思,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安德山池宴集 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 奉和过旧宅应制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望九华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途经 随阳 石火电光 谨身节用 皮开头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明若观火 龍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回鹘 终始参差 水木明瑟 遗簪坠履 胸次丘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