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57:34
阳春道中 其四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芙蕖愁少水,
乌鹊恨无枝。
草野原吾分,
皇天不我私。
鲍焦垂槁日,
桑户返真时。
所恨无甘旨,
归为老母怡。
全诗翻译:
荷花因缺水而忧愁,
乌鸦因无枝可栖而怨恨。
在这草野之间我独自分开,
天帝并没有偏爱我。
鲍焦在夕阳下垂头丧气,
桑树的门前,回归本真之时。
所遗憾的是没有甘美的食物,
归去时只愿老母能安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鲍焦是古代的一个典型人物,其故事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归为老母怡”,可以看作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现实反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40),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思考。
《阳春道中 其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家庭的思念。开头的“芙蕖愁少水”与“乌鹊恨无枝”分别用荷花和乌鸦象征了生活中的孤独与忧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草野原吾分”,则突显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然而“皇天不我私”又反映出他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诗人借助鲍焦的影像,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力感,正如夕阳下的“鲍焦垂槁日”,那种失落感格外深沉。而“桑户返真时”则是对归属感的追求,暗示着家庭的温暖与安宁。最后的“所恨无甘旨,归为老母怡”,更是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完美结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对亲情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用“芙蕖愁”与“乌鹊恨”给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加和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与对母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芙蕖愁少水”意指什么?
A. 荷花因缺水而忧愁
B. 荷花因多水而快乐
C. 荷花因环境优美而欣喜
“皇天不我私”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命运的感激
B. 对命运的无奈与不满
C. 对命运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老母”代表了什么?
A. 朋友
B. 家庭的温暖与依恋
C. 生活的苦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首诗都表现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和时代的忧虑,而《阳春道中 其四》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家庭的温暖。两者皆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