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25
冬至夜慈闱侍宴
作者: 荣锡珩 〔清代〕
云物如春护暖烟,
慈闱和气更暄妍。
一元已向葭灰复,
百福应随绣线添。
庵筑萱堂称寿斝,
欢承五代绕芳筵。
酒阑不用扶鸠杖,
玩月婆娑乐未眠。
在云雾缭绕的春日暖烟中,
慈母的殿堂里气氛更加温暖美好。
元旦的气息已如葭灰般复苏,
百福也应如绣线般不断增添。
庵堂里萱草相伴,象征长寿的酒杯,
欢庆中五代子孙围绕着芳香的宴席。
酒席渐渐结束,不必用拐杖来扶持,
月下轻舞,乐趣未曾入眠。
荣锡珩,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雅士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家庭、母亲的敬仰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冬至之夜,恰逢家庭团聚的时刻,诗人通过宴席描绘了温暖美好的家庭氛围,表达了对母亲以及家庭团聚的珍视。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夜的家庭团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温暖的氛围和浓厚的亲情。开篇的“云物如春护暖烟”便勾勒出了一幅温暖的图景,云雾如春日般温柔,暗示着冬至的温暖气息,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接下来的“慈闱和气更暄妍”则直接引入了母亲的形象,慈母的殿堂中,和气满溢,温暖而美丽,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切怀念。整个宴会的场景通过“欢承五代绕芳筵”得以进一步展开,五代儿孙围绕着芳香的宴席,展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诗中不仅有温情,还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阑不用扶鸠杖”一句,表达了即使酒席将近结束,老年人也不需要拐杖的支持,暗含着对健康长寿的祝愿。最后的“玩月婆娑乐未眠”,将场景推向高潮,生动地描绘了月下的欢愉,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温暖的情感,成功地将冬至夜的家庭聚会渲染得温馨而充满生机,表达了对家庭、母爱的无尽眷恋。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冬至夜的家庭团聚,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充满了温暖与希望的情感基调。
“云物如春”的意思是:
A. 云雾如春天般温暖
B. 云物如冬天般寒冷
C. 云雾如秋天般清凉
D. 云物如夏天般炎热
“酒阑不用扶鸠杖”表达了什么?
A. 年长者必须依赖拐杖
B. 年长者健康无忧
C. 酒席即将结束
D. 年长者感到疲惫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绘冬天的寒冷
B. 表达对家庭的珍视
C. 讨论历史事件
D. 描写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