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26
少成风洞。悲壮苍凉为世颂。指点宫商。携笛公然上课堂。散原古老。得力诗词均妙造。祝寿粟庐。不向王门一曳裾。
在风洞中,年轻时便成就了非凡的事业,悲壮而苍凉的气息为世人所称颂。他指点着音乐的宫商,手持笛子在课堂上讲授,传播古老的文化。他的诗词创作极具力量,风格独特。祝寿时,他不向王门攀附,而是自成一派。
唐圭璋(1877-1935),字子华,号香山,近代诗人、翻译家。生于清末,经历了动荡的时代,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作品以古典诗词见长。
此诗为祝贺瞿师百年诞辰之作,旨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赞美,体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唐圭璋的《减字木兰花》以其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瞿师的深厚敬意。诗中通过风洞、宫商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诗词的热爱,体现了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展现的悲壮情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年轻时的成就,反映出一种对历史与文化的敬仰。后半部分则强调了独立与自信,特别是“不向王门一曳裾”这一句,传达出诗人对权贵的超然态度,彰显了其人格魅力与道德追求。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崇高而又宁静的氛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表达,显示出作者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对瞿师的赞美,表达了对教育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了独立人格与不屈从于权贵的精神追求。
诗中“少成风洞”意指什么?
“不向王门一曳裾”表达了什么态度?
唐圭璋的《减字木兰花》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唐圭璋更强调教育与师德,而陆游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两者都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