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3:53
画廊曲曲通金井。
捲湘帘月照流苏冷。
人睡桃笙,最贪看遍身花影。
钗横处,盘手灵蛇委枕。
香沉小鸭馀残饼。
镜台边早沁明朝粉。
好梦中间,料应知有人厮近。
那知被,梦里人儿惊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夜景,画廊蜿蜒通向金色的井边。轻轻卷起的湘帘下月光照耀,流苏在微风中显得清冷。人沉浸在睡梦中,最贪恋的是那满身的花影。发钗横放,手如灵蛇般轻盈地斜倚在枕边。香气逐渐散去,剩下的小鸭子和残留的饼干。镜台旁,早晨的粉彩已经沁入。美梦之中,料想应该知道有人在身边,却没想到被梦中的人儿惊醒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歌多描绘生活细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人雅士追求诗词的精致与情感表达。诗中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梦境的细腻描绘。
《月上海棠•月照》是一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夜晚之美的诗作。开篇通过“画廊曲曲通金井”,展现了一幅优雅的景象,画廊的曲折与金井的富贵互为映衬,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空间。接下来,诗人通过“捲湘帘月照流苏冷”,将月光与流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雅致的氛围。
诗中通过描写人物的状态—“人睡桃笙,最贪看遍身花影”,展现了诗人在梦境中对美的追求与享受。花影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随着梦境的深入,诗人又通过“好梦中间,料应知有人厮近”揭示了梦与现实的交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不安,梦中的人儿最终将她惊醒,暗示了梦境的脆弱与现实的不可避免。
整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梦境的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画廊曲曲通金井”中的“金井”象征了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寂寞
D. 无聊
诗人通过“钗横处,盘手灵蛇委枕”来表现什么?
A. 女性的柔美
B. 男性的刚强
C. 冷漠
D. 忧伤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现实生活
B. 梦境与美好
C. 战争与和平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