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49
原文展示
杨万里《雪》
是雨还堪拾,非花却解飞。
儿童最无赖,搏弄肯言皈。
向树翻投竹,欺人故点衣。
肩寒未妨耸,笔冻可能挥?
白话文翻译
这是雨还可以捡,虽然不是花却能飞舞。
小孩最是无赖,玩耍时不肯说归去。
向树翻投竹子,故意欺人点缀衣裳。
肩上虽冷却不妨抬起,手指冰冷却仍能挥笔。
注释
- 是雨还堪拾:指雨水虽不至于落地而无法捡拾,表现了雨的细腻与温柔。
- 非花却解飞:不是花朵却能随风飘舞,暗示雪花的轻盈。
- 儿童最无赖:儿童天真无邪,不受约束,形象生动。
- 搏弄肯言皈:孩子们嬉闹玩耍,不愿意回家。
- 向树翻投竹:向树上扔竹子,形象表现儿童的顽皮。
- 欺人故点衣:意为用雪花点缀人们的衣服,表现雪的调皮。
- 肩寒未妨耸:虽然肩膀感到寒冷,仍然能挺起身子。
- 笔冻可能挥:虽然手指冰冷,仍能挥动笔写字。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雪天儿童的顽皮活动,反映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的交融,体现了宋代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士奇,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人情绪交织。诗中描绘了冬日雪景和儿童玩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儿童天真无邪的赞美。
诗歌鉴赏
本诗以雪为主题,描绘了雪天的场景与儿童的嬉戏。诗的开头以“是雨还堪拾”引入,既描绘了雪花的轻盈,又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通过儿童的无赖与顽皮,表现出童年的纯真与自由。诗中描写了儿童在雪中玩耍的场景,既生动形象,又富有童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虽带有寒意,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寓意即使在寒冷中,依然可以创造与表达。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雨还堪拾:开篇用雨引入,暗示雪的轻盈和柔和。
- 非花却解飞:雪虽非花,却有如花般的飘逸,形成鲜明对比。
- 儿童最无赖:儿童的天真无邪,表现出无拘无束的快乐。
- 搏弄肯言皈:儿童嬉戏玩耍,尽情享受当下,不愿回家,表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状态。
- 向树翻投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顽皮行为,增强了画面感。
- 欺人故点衣:雪花落在衣服上,像是在调皮捉弄人,增添了趣味。
- 肩寒未妨耸:尽管寒冷,仍然保持昂扬的姿态,表现出一种坚毅的精神。
- 笔冻可能挥:即使手指冰冷,依旧能写作,体现了对创作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非花却解飞”将雪比作花,增强了雪的美感。
- 拟人:雪花像儿童一样“调皮”,使自然更具人性化。
- 对仗:全诗节奏感强,形成了良好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天儿童的无邪与欢乐,表达了对童年纯真的赞美与对自然景象的热爱,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美好,寓意着童年的无忧与快乐。
- 儿童:代表天真无邪,体现了人性中的纯真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儿童的哪种行为体现了其天真无邪?
-
“肩寒未妨耸”中的“耸”指的是什么动作?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描绘自然
- B. 赞美儿童
- C. 表达寒冷
- D. 反映社会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杨万里《雪》 vs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杨万里的《雪》表现了儿童的快乐与自然的和谐,而白居易的诗则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