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时间: 2025-05-04 03:38:29

诗句

李花十里纵长围,漏出桃花片子儿。

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9

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原文展示

李花十里纵长围,漏出桃花片子儿。
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

白话文翻译

李花在十里范围内绵延盛开,偶尔透出几朵桃花的花瓣。
在千丈的网罗中,初春的水面还未完全解冻,水中间映出一抹红色的燕脂。

注释

  • 李花:指的是李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桃花:桃树的花,通常与春天、爱情相关。
  • 千丈越罗:形容水面像一张网一样宽广而平静。
  • 涴燕脂:涴,表示沾染;燕脂,指的是红色的胭脂,形容水面上映出的红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后,诗人前往山庄探访朋友子仁,途中看到李花盛开,暗示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朋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诗的开头“李花十里纵长围”,描绘出李花盛开的壮观场面,给人以视觉冲击。李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复苏。接着“漏出桃花片子儿”,则通过桃花的点缀,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桃花与李花的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和情感。

后两句“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则是对水面的描写,水面初冻,透出一点红色,似乎是春天的气息与花的颜色交织。这里的“燕脂”不仅是一种美的象征,还寓意着春天的温暖与柔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全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李花十里纵长围:描绘了李花盛开的广袤景象,十里之内花香四溢,营造了春天的氛围。
  2. 漏出桃花片子儿:李花盛开之美中偶尔透出桃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春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3. 千丈越罗初水冻:描写了水面广阔而平静,初春的寒冷尚未退去,增添了一丝清冷感。
  4. 中间一点涴燕脂:水面上反射出红色光泽,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花与桃花的色彩对比,突出春天的美丽。
  • 拟人:李花与桃花仿佛在互相呼应,赋予花朵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全诗的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桃花:代表着爱情与美好。
  • 水面:象征宁静与清新,反射出生命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要花卉有哪些?

    • A. 玫瑰
    • B. 李花和桃花
    • C. 菊花
    • D. 牡丹
  2. “千丈越罗”描述了什么?

    • A. 高山
    • B. 水面
    • C. 天空
    • D. 草地
  3.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 A. 通过描写花朵
    • B. 通过描写天气
    • C. 通过描写动物
    • D. 通过描写人类活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巡野舟行 早朝诗 其十四 早朝诗 其十三 早朝诗 早朝诗 顺帝 明宗 泰定帝 武宗 成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块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播弄是非 知足不辱 玉影 手球 双人旁的字 深仇宿怨 包含溉的词语有哪些 板板六十四 建之底的字 庭户 黄字旁的字 意干 邑字旁的字 道东说西 梯山栈谷 包含谦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