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8:02
《玉楼春》
作者:高观国〔宋代〕
几双海燕来金屋。春满离宫三十六。
春风翦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
卫姬郑女腰如束。齐唱阳春新制曲。
曲终移宴起笙箫,花下晚寒生翠縠。
几对海燕飞回金色的宫殿,春天将这座离宫装点得如同三十六个春光灿烂的日子。
春风轻轻修剪着碧绿的草地,春雨滋润着花朵,红色的花瓣都显得鲜艳欲滴。
卫国的美人和郑国的女子,腰肢如同束起的细绸带。大家一起唱着新作的阳春歌曲。
曲子结束,宴会的乐器随之起舞,花下的晚寒中,翠色的纱帐轻轻摇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观国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句著称。他的创作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出对自然与人情的赞美。
《玉楼春》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海燕归来、春风拂面、春雨滋润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富有生气的氛围。诗的开头“几双海燕来金屋”,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然降临,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风和春雨的细腻之处,草地与花朵在春的滋润下展现出勃勃生机,展现了自然的美。尤其是“春雨浥花红扑扑”,不仅传达了春雨的柔和,还使得花朵更加夺目,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在描写美人时,诗人以“卫姬郑女”作为典故,突显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腰如束”则是对女性身材的赞美,体现出对美的追求。最后,诗歌以“曲终移宴起笙箫”结束,音乐的悠扬与宴会的欢快,使得整个春天的氛围更加浓厚,带来一种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和情感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美,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的赞美,是一首典雅而富有生命力的春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以及对美人和音乐的赞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楼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观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卫姬郑女”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历史人物
C. 古代神话
诗中描绘的春雨有什么样的效果?
A. 使花儿更加鲜艳
B. 使草枯萎
C. 让天气变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