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

《浣溪沙》

时间: 2025-04-26 06:40:29

诗句

偷得韩香惜未烧。

吹箫人在月明桥。

草芳似待玉骢骄。

吹絮绣帘春澹澹,隔香罗帐夜迢迢。

楚魂须著楚词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29

原文展示:

高观国的《浣溪沙》

偷得韩香惜未烧。
吹箫人在月明桥。
草芳似待玉骢骄。
吹絮绣帘春澹澹,
隔香罗帐夜迢迢。
楚魂须著楚词招。


白话文翻译:

我偷偷得到了韩香,却舍不得去点燃它。
吹箫的人在月光下的桥上。
草木芳香似乎在等待骏马的骄傲驰骋。
轻轻吹起的絮飘荡在绣帘后,春天的气息淡淡地弥漫,
隔着香气的罗帐,夜色漫漫。
楚地的魂魄应当用楚词来招引。


注释:

字词注释:

  • 韩香:指一种香料,香气芬芳。
  • 吹箫:指用箫(古代一种吹奏乐器)演奏音乐。
  • 玉骢:指一种名贵的马,象征骏马。
  • 绣帘:绣花的帘子,装饰美丽。
  • 楚魂:指楚地的文化或情感,通常与屈原等楚文化相关。

典故解析:

  • 楚词:指屈原等楚国诗人的诗歌,常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此处提到“楚魂”,暗示对故乡与文化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字仲华,号易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浣溪沙》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索。


诗歌鉴赏:

《浣溪沙》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月明之夜的思绪与情感。首句“偷得韩香惜未烧”,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似乎诗人对生活中细腻而珍贵的瞬间充满感慨。接下来的“吹箫人在月明桥”,则勾画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音乐的悠扬与月光的映照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忧伤的氛围。

“草芳似待玉骢骄”一句,草木的芳香与骏马的骄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渴望与期待。而“吹絮绣帘春澹澹”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气息,轻柔的絮飘荡在帘后,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柔情与淡淡的忧伤。

最后的“楚魂须著楚词招”,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对楚文化的呼唤,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文化的依附。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得以传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偷得韩香惜未烧:隐喻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2. 吹箫人在月明桥:描绘静谧的夜景,增添诗的情感。
  3. 草芳似待玉骢骄:草木的芳香与骏马的骄傲形成对比,表达生命的渴望。
  4. 吹絮绣帘春澹澹:春天的轻柔与淡淡忧伤。
  5. 隔香罗帐夜迢迢:夜色中隔着香气的帐幕,表达思念。
  6. 楚魂须著楚词招:对故土文化的呼唤,情感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草芳似待玉骢骄,将草木与骏马相提并论,增强意象。
  • 拟人:轻轻吹起的絮,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吹絮绣帘”和“隔香罗帐”,增强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故土文化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韩香:象征美好与珍贵。
  • 月明:象征宁静与美好的时刻。
  • 玉骢:象征骄傲与生命力。
  • 春澹澹:象征柔和与淡淡的忧伤。
  • 楚魂:象征文化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高观国
    • D. 白居易
  2. “楚魂须著楚词招”中的“楚魂”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楚地的文化
    • C. 一种香料
    •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高观国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但高观国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观国诗文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许尉子云二首 古意 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 茶灶 游希夷观 其一 凤栖梧 游希夷观 复次韵二首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放下屠刀 算结尾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巧立名色 辵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遥授 食不求甘 高名大姓 自由泳 爪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出谷莺 轩墀 林榔 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肥结尾的成语 银样閖枪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