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5:59
沉香细干天通中,
束毫为呼诸葛翁。
久从海上厌持握,
乞与阮籍书途穷。
物珍岂宜贱子有,
更後应合归王公。
虚堂净几尘不到,
砚傍置架珊瑚红。
乃知用遇自有处,
君今莫叹居蒿蓬。
这支沉香细腻的笔在天上无比珍贵,我用它来呼唤诸葛亮的灵魂。久居海上让我厌倦了手中的书卷,恳求阮籍来指引我书写的道路已然穷尽。珍贵的物品岂能让贱人拥有,未来更应归于王公贵族。清净的书房里没有尘埃,砚台旁边摆着珊瑚红色的笔架。由此可知,命运自有其安排,君子如今不必叹息居于蒿草之中。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南宋人,擅长诗歌,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作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常表现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梅尧臣在此时正面临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变迁,借用珍贵的笔象征其追求的理想与抱负,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许。
梅尧臣的《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以沉香笔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命运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沉香细干天通中”揭示了这支笔的珍贵,暗示诗人对文人身份的自豪与追求。而后用“束毫为呼诸葛翁”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向往与呼唤,显示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久从海上厌持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似乎在暗示自己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遭遇了挫折。接着以“乞与阮籍书途穷”引入了阮籍的典故,强调在书写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无奈。
最后几句“虚堂净几尘不到,砚傍置架珊瑚红”描绘了一个清雅的书房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尾“君今莫叹居蒿蓬”则是在劝解对方,命运自有安排,不必为现状感到沮丧,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梅尧臣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文人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诗词测试:
《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沉香细干”象征什么?
“虚堂净几尘不到”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作品与苏轼的《赤壁赋》在表达对理想与人生境遇的思考上别具一格。梅尧臣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而苏轼则更多地展示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