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端式归漳州

《送端式归漳州》

时间: 2025-05-10 10:26:15

诗句

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

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

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

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6:15

原文展示:

送端式归漳州
梅尧臣 〔宋代〕

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
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
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
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讲述了他来到天王都(指当时的京城),常常梦见那苦竹溪的景象。他在这里遇到了高僧,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明白不应被物质利益所迷惑。海燕在华丽的屋檐下飞翔,却依然衔着泥土,构筑自己的小巢。又怎能知道那矫健的海鸥,岂能与断尾的鸡相提并论呢?虽然它们的本性相同,但质地却是不同的,何必非要用庄子的标准来齐整它们呢?

注释:

  • 天王都:指的是当时的都城,即汴京(今河南开封)。
  • 苦竹溪:可能是指诗人心中向往的自然景色。
  • 高僧趣:指高僧的道理或趣味。
  • 海燕:海燕是一种能在海面上飞翔的鸟,象征自由和不拘泥于世俗。
  • 矫翼鸥:形容飞翔的海鸥,寓意高飞的志向。
  • 庄指齐:出自《庄子》,意指不必拘泥于外在的标准来比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南村,宋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后迁居到浙江。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其作品多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不同鸟类,表达了人类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说明作者虽身处繁华之地,却常常怀念那清幽的竹溪,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向往。接下来的“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揭示了他在繁华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体现了对物质利益的超脱。

“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海燕的形象既代表了自由,又暗示了生活的本质,虽然它在华丽的屋檐下生存,却依然选择用泥土筑巢,象征着对真实生活的珍惜。最后两句“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通过海鸥与鸡的对比,强调了个体的不同与独特,指出即使本性相同,质量与追求却大相径庭,反映出一种哲学的思考:无论外在的标准如何,内心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在字句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超然的态度,作者通过对鸟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物质的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居天王都”:表明诗人身处繁华的都城,暗示与自然的隔绝。
  2. “常梦苦竹溪”: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怀念,反映内心的渴望。
  3. “乃识高僧趣”:遇见高僧后,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放下物质的迷惑。
  4. “海燕乘华屋”:海燕在华屋上飞翔,象征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区区竟衔泥”:显示海燕不忘本源,努力在现实中生存。
  6. “安知矫翼鸥”:质疑外表的光鲜与内在的真实之间的差异。
  7. “岂类断尾鸡”:对比海鸥和鸡,强调内在的差异。
  8. “性同而质殊”:指出虽然本性相同,但内在的追求和质量却不同。
  9. “何必庄指齐”:强调不必以外在的标准来衡量个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燕”和“矫翼鸥”,用鸟类象征人类的追求与理想。
  • 对比:通过海燕和鸡的对比,突显出追求的不同。
  • 排比:整首诗结构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以自然界的鸟类为喻,探讨了个体的独特性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内心的追求比外在的标准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燕:象征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代表着诗人的理想。
  • 华屋:象征繁华的生活,暗示物质的诱惑。
  • 苦竹溪:描绘自然的清幽,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矫翼鸥:象征追求高远理想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王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开封
    • D) 杭州
  2. “海燕”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物质追求
    • B) 自由与理想
    • C) 繁华生活
    • D) 生活的困扰
  3. 诗中比较了哪两种鸟?

    • A) 海鸥和麻雀
    • B) 海燕和鸡
    • C) 鸽子和鹤
    • D) 其他

答案

  1. C) 开封
  2. B) 自由与理想
  3. B) 海燕和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两个诗人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但梅尧臣更加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蝉 客思 游子 秋暮 滕校书使院小池 喜李馀自蜀至 鹭鸶 夜集田卿宅 夏夜 北岳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幽靓 生态建筑 在所不惜 爪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言方行圆 豺开头的成语 耂字旁的字 木印记 卝字旁的字 包含活的词语有哪些 乘间投隙 不实之词 锦塍 金镶玉裹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棋开头的成语 驻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