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28
曾非雀与鼠,何彼大食为。
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
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
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
这首诗表达了我曾经不是像麻雀和老鼠那样生活,为什么要追求那样丰腴的饮食呢?我穿的狐裘破了,不能再保暖,只好让黄狗来补它的皮。霜花在月光下飘落,依附在枯枝上。如今我年过五十,身体瘦弱,像冰一样生冷。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少微,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生病后,再次入仓库的时节。诗中写出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个人年华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年老的感慨。开篇以“曾非雀与鼠”开场,直接指出自己曾不屑于像小动物一样追求微薄生活的食物,然而现在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困境。这种对过往的回顾和对现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接着,诗人以“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描绘了自己生活的艰难,狐裘本是富贵的象征,而今却因磨损而失去保暖的功能,犹如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衰败。此时补皮的黄狗暗含了对生活条件的无奈与屈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后半部分“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则用自然的景象反衬自身的孤独和凋零,霜花的飘落犹如诗人年华的流逝,枯枝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将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冰冷的感觉结合,表现了对衰老的恐惧和对生命的叹息。
整首诗在清新中带有一丝忧伤,深刻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梅尧臣对人生困境的深刻体验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衰老、困境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提到的“狐裘”象征什么?
A. 温暖的生活
B. 过去的富贵
C. 生活的困窘
D. 自然的景象
诗人在诗中对比了什么?
A. 过去与现在
B. 春与秋
C. 生与死
D. 富与贫
“瘦寝冰生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怎样的感受?
A. 健康
B. 疲惫
C. 强壮
D. 冷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