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9:12
桃源忆故人
作者:黄庭坚 〔宋代〕
碧天露洗春容净,
淡月晓收残晕。
花上密烟飘尽,
花底莺声嫩。
云归楚峡厌厌困,
两点遥山新恨。
和泪暗弹红粉,
生怕人来问。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碧蓝的天空经过露水的洗礼更加清新,淡淡的月光在清晨收起了残留的晕影。花上弥漫的烟雾已经散去,花下的黄莺轻声唱着。云朵回归了楚峡,感觉有些困倦,遥远的山上又生起了新的惆怅。泪水悄悄地沾湿了红粉,生怕有人来打听我的情感。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诗风受到苏轼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对故人的怀念之际,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情绪。
《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开篇的“碧天露洗春容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清新,而随后的“淡月晓收残晕”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温柔。诗中花上、花底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花的娇美,更渗透出一种悠然的生活情趣。
转折处,“云归楚峡厌厌困”一句,情感的基调开始转向,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惆怅显露无遗。此时,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最后的“和泪暗弹红粉”,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刻怀念与内心的惆怅。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又有深厚的情感表达,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碧天”指什么?
A. 蓝天
B. 黑天
C. 烟雾
“花底莺声嫩”中的“莺声”指的是哪个动物?
A. 麻雀
B. 黄莺
C. 燕子
诗中诗人对哪种情感的表达最为明显?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桃源忆故人》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是前者更多体现了春天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后者则侧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