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食

《寒食》

时间: 2025-04-26 07:13:18

寒食

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8

原文展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飞舞的花瓣,寒食节的东风轻轻吹拂着柳枝。
傍晚时分,汉宫中传来点蜡烛的声音,轻烟袅袅飘散到五侯之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城:指春天的城市,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 飞花:指花瓣在风中飘落,形象生动。
  •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节前的一个传统节日,禁火冷食。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御柳:指受风吹拂的柳树,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 汉宫:指汉朝的宫殿,含有历史的厚重感。
  • 蜡烛:象征着夜晚的光亮,可能暗示着节日的氛围。
  • 轻烟: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五侯家:指五位侯爷的家,象征着权贵之人。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后世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节日,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哀悼。
  • 汉宫: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诗中的汉宫提醒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青山,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流畅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寒食》写作于寒食节时节,正值春天,诗人借此节日描绘了春城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寒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点明了春天的主题,花瓣飞舞象征着春的到来,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提到寒食节,利用“东风”和“御柳”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风轻拂柳枝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后两句则带有一种历史感与思考,提到“日暮汉宫传蜡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蜡烛的光亮象征着人们在黑夜中对温暖的追求。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则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喻,轻烟弥漫,似乎在隐约传达着对权贵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与人情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城市四处飘扬着花瓣,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寒食东风御柳斜:在寒食节的东风中,柳树的枝条轻轻倾斜,描绘出春风的柔和。
  • 日暮汉宫传蜡烛:夕阳西下,汉宫中点起蜡烛,传递出晚上的温暖与宁静。
  • 轻烟散入五侯家:轻烟袅袅地飘散到权贵之家,暗示着社会的繁华与历史的流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城”比喻春天的城市,生动形象。
  • 拟人:如“东风御柳斜”,赋予风以人的动作,让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如“飞花”和“御柳”,形成了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智慧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寒食:代表传统节日,寄托对历史的追忆。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 蜡烛:代表温暖与光明,也隐含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 轻烟:象征着生活的朦胧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翃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 李白
    B. 介之推
    C. 杜甫
    D. 孟子

  3. 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夏天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悲凉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清明》(杜甫)与《寒食》相比,两者都涉及到传统节日,但杜甫更侧重于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而韩翃则更多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历史的感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注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mù)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相关查询

江城梅花引 用陈西麓原韵 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雨中接云姜信 江城梅花引 苦雨夜坐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 秋恨 江城梅花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包含铭的成语 康沈 事非经过不知难 爱非其道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页字旁的字 傀儡棚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厌闻饫听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恇怯不前 落气 两眼墨黑 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工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