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26:43
满城风雨近重阳 其四
作者: 戴梓 〔清代〕
看去人间总混茫,
卑栖无漏报时光。
声沈赛火虚神庙,
阴散秋云变女墙。
印屐莓苔盛潦水,
满城风雨近重阳。
茱萸欲佩晴难必,
望断登临山一方。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混乱无序的感慨,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无所依靠。耳边的声音沉寂,仿佛在神庙中的火焰也变得虚幻,秋天的阴云四散,像是女子的围墙。脚下的苔藓沾满了雨水,整个城市在风雨中迎接重阳节的到来。茱萸本想佩戴,但晴天却难以保证,遥望那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思念。
作者介绍:戴梓,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前夕,正值秋季,正是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混乱无序的感慨。诗中“看去人间总混茫”一句,开篇就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声沈赛火虚神庙”的意象,展现了神庙祭祀的沉寂和虚幻,暗示了对传统信仰的反思。而“阴散秋云变女墙”,则利用自然景象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秋云的阴沉与女性的围墙共同构成了一种隔离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印屐莓苔盛潦水”一句,描绘了秋雨之后的景象,脚下的苔藓与雨水交融,生动地呈现了自然的细腻之美,富有生活气息。而在“满城风雨近重阳”中,重阳节的临近,似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无情,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在此刻得到了升华。
最后两句“茱萸欲佩晴难必,望断登临山一方”,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期待与无奈,茱萸本是健康长寿的象征,但在阴雨中无法佩戴,映衬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传统节日重阳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困惑?
诗中提到的“满城风雨”主要指的是:
“茱萸欲佩晴难必”中“晴”字的含义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