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0:11
题董邦达山水
槎枒古树石嶙峋,
茅屋空空压岸唇。
泌之洋洋饥可乐,
不知将以付何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山水景象:枯木横倒,古树参天,岩石嶙峋;茅草屋空荡荡地压在岸边。流水潺潺,既让人感到饥饿,也带来乐趣,却不知道这些美景将归于何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山水景象和生活状态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哲思。弘历在位期间,国家相对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他游历山水间,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略显荒凉的山水画面。诗中的“槎枒古树石嶙峋”勾勒出一幅古老而神秘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而“茅屋空空压岸唇”则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诗的后半部分“泌之洋洋饥可乐”更是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感受与对人生命运的思索结合,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整体而言,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描绘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探讨了生命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槎枒”指的是什么?
A. 古树
B. 倒下的树木
C. 石头
D. 水流
“茅屋空空压岸唇”中“空空”表现了什么?
A. 生活富裕
B. 居所简陋
C. 人生快乐
D. 自然美好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事物的迷茫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