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城子 忆梅

《江城子 忆梅》

时间: 2025-05-10 08:59:57

诗句

暗香入梦正花时,手亲移,尽成围。

廿载偕寒,廿载忍抛离。

下策火攻新出窖,聊慰眼,怎如伊。

定谁索笑绕芳池,纵开迟,易空枝。

铁石心肠,能免坐相思。

祇恐月明还念我,春又到,几时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57

原文展示

《江城子 忆梅》

暗香入梦正花时,手亲移,尽成围。
廿载偕寒,廿载忍抛离。
下策火攻新出窖,聊慰眼,怎如伊。
定谁索笑绕芳池,纵开迟,易空枝。
铁石心肠,能免坐相思。
祇恐月明还念我,春又到,几时归。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隐隐约约闻到梅花的香气,正是花开的时节,我轻轻伸手去触摸,令人陶醉。
二十年来与寒梅相伴,二十年来忍耐着分别的痛苦。
下策是用火去攻打新开出的梅花,聊以慰藉眼前的景象,怎能比得上她的美丽呢?
定会有人笑着围绕在花池旁,纵然花开得迟,枝头也容易空落。
铁石般的心肠,能否不因相思而坐困愁城?
只怕月明之夜还会想念我,春天又到了,我究竟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 暗香:隐约的香气,指梅花的香味。
  • 手亲移:轻轻伸手去触摸。
  • 廿载:二十年,代表时间的漫长。
  • 下策火攻:下策是指用火攻打,形容对难以实现的情感的无奈。
  • 聊慰眼:暂时慰藉眼前的情景。
  • 定谁索笑:一定有人在笑着。
  • 芳池:指花池,盛开花朵的地方。
  • 铁石心肠:形容心肠坚硬,难以动情。
  • 月明:指明亮的月光,象征思念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宝琛,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结合,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据说此诗写于陈宝琛对梅花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江城子 忆梅》是一首充满了抒情的古代词作,整首词通过描绘梅花的香气和花开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于梅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开篇“暗香入梦正花时”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的芳香,又引导读者进入了梦幻般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廿载偕寒,廿载忍抛离”,则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情谊,既有陪伴的温暖,也有离别的苦涩。

词中多次提到“下策火攻”,这不仅是对梅花的无奈之叹,更是一种对无法实现的情感的自嘲。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几时归”更是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确定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暗香入梦正花时:梦中闻到梅花香气,表明对梅花的思念。
  2. 手亲移,尽成围:轻轻触摸梅花,尽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3. 廿载偕寒,廿载忍抛离:二十年与梅花相伴,心中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痛苦。
  4. 下策火攻新出窖:无奈之下用火来攻打新梅,寓意感情的挫折。
  5. 聊慰眼,怎如伊:眼前的景象无法替代心中所爱。
  6. 定谁索笑绕芳池:有人在花池旁笑闹,体现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7. 纵开迟,易空枝:花虽迟开,枝头依然容易空落,感叹无常。
  8. 铁石心肠,能免坐相思:坚硬的心肠也难以抵挡相思之苦。
  9. 祇恐月明还念我:担心月光明亮时会更加思念。
  10. 春又到,几时归:春天来临,心中渴望归来的情感愈发强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香气与思念相结合,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廿载偕寒,廿载忍抛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定谁索笑绕芳池”,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代表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 暗香: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思念。
  • 月光:象征思念与孤独的时刻,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的香气
    • B. 梅花的香气
    • C. 桃花的香气
    • D. 兰花的香气
  2. “廿载”表示多少年?

    • A. 十年
    • B. 二十年
    • C. 三十年
    • D. 四十年
  3. 诗中提到的“几时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亲友的思念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 《夜雨寄北》by 李商隐:同样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切描绘。

诗词对比

  • 陈宝琛的《江城子 忆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梅花的深情眷恋,而后者则更关注于对爱情的感慨与思索。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梅花吟赏析》
  3. 《中国古代词典》

以上内容为《江城子 忆梅》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 别吴大 摸鱼儿(邵清溪赋,效颦谩作) 摸鱼儿 摸鱼儿 仲虞星巢招饮珠江,未赴,填此解嘲 摸鱼儿 秋感 摸鱼儿·题刘份士漱碧山庄填词第二图,用原韵 摸鱼儿 留别,用苏辛体 摸鱼儿 重九后一日同梧门芗泉过极乐寺访菊迟袁兰村不至 摸鱼儿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勾魂摄魄 北道主人 比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包含苑的词语有哪些 眛厔 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持表度天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霜筱 阉洁 木字旁的字 旰食之劳 大字旁的字 坎井之蛙 韦笥 冲结尾的成语 求忠出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