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8:38
原文展示: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洪咨夔 〔宋代〕
岷峨凄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卿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白话文翻译:
岷山和峨眉山地区尚未完全复苏,急需各位共同努力扶持。 政治如同割葵,难以轻易放手;民众如同种树,不要轻易扰动其表面。 雪山西去,三边地区平静;沫水东来,万井之地肥沃。 小队归来,你上坟祭祖,天寒时早些问候,不要忘记无衣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政治和社会的状况。
创作背景: 此诗是洪咨夔送别高才卿前往永康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地方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期望,以及对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岷峨地区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艰难状况,呼吁官员们共同努力,稳定政局,保护民生。诗中“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一句,巧妙运用比喻,强调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和对民众的细心呵护。后两句则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寄托了对边疆和平与农业繁荣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呼吁官员们关注民生,稳定政局,保护民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政似刈葵难放手”中的“刈葵”比喻什么? A. 政治改革 B. 农业耕作 C. 军事行动 D. 文化教育
“民如种树莫搔肤”中的“搔肤”比喻什么? A. 轻率行动 B. 细心呵护 C. 严厉惩罚 D. 广泛宣传
诗中提到的“三边”指的是什么地区? A. 西北边疆 B. 东南沿海 C. 东北边疆 D. 西南边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