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44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九
作者:蒋士铨 〔清代〕
蜡泪销残炬。卷秋篷两舟离合,罗孚风雨。
晓角霜天吹冷月,高唱大江东去。
老荡子惟吾与汝,凤泊鸾飘多少恨,诉穷愁吟到伤心处。
诗一卷奈何许。重趼又曳公车履。
欢年年成河客泪,经天东注。
君是秦嘉秋梦远,记得喁喁私语。
漫分别英雄儿女。阅世绕知同调少,对佳人也算神仙侣。
谁忍听捣衣杵。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蜡烛的泪滴已经融化,残留的烛光已然熄灭。秋风卷动着两只小船,在风雨中离合。清晨的角声在霜天里吹响,冷月映照着大江东去的景象。
老荡子只有我与你相伴,凤求凰与鸾凤飘荡,心中有多少仇恨,愁苦的吟唱直至令人伤心的境地。
这首诗的结局又该如何呢?我仍旧步履艰难,公车的履带重重地拖拽着。
每年的欢乐都化作河中游子的泪水,向东流去。
你是秦嘉的秋梦遥远,还记得我们低声细语的时光吗?
漫长的别离,英雄儿女各自东西,阅历使我明白知音难觅,与你这样的佳人可算是神仙伴侣。
谁又能忍心去听那捣衣的杵声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蒋士铨,清代著名词人,因其词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词风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蒋士铨的晚年,正值其对往事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交织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友情与爱情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深思与探讨。
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而著称。开篇以“蜡泪销残炬”引入,使人感受到夜晚的孤寂与无奈,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着,秋风和船的意象交替出现,营造出一种离合的悲凉情绪,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高唱大江东去”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大江奔流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体命运的无常。老荡子的孤独和对过往的追忆,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忧伤气息。
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时,词人通过“凤泊鸾飘”描绘出理想中的伴侣关系,表达了对高洁情感的向往。而“谁忍听捣衣杵”一句,则以生动的细节反映出主人公的心境,充满了无奈和哀伤。
整首词从自然景物到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蒋士铨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面上是对离愁的表达,实际上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人际关系脆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蜡泪”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友情的坚固
C. 美好的回忆
词人用“凤泊鸾飘”形容什么?
A. 高洁的爱情
B. 友情的深厚
C. 亲情的温暖
诗中对比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自然与人
B. 夜晚与白天
C. 离别与重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