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43
盂兰竹枝词 其二
七宝灯明结彩花,
金身丈六曳袈裟。
相传孝子方成佛,
底事当年早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严的场景:七宝灯下,彩花盛开,金色的佛像高达六尺,身披袈裟。传说中,孝顺的儿子最终成了佛,但为什么他在年轻时就出家了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彭廷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词见长。其作品多以民间故事、宗教题材为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盂兰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助佛教典故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
《盂兰竹枝词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佛教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这首诗以七宝灯和金身佛像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七宝灯明亮而华丽,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而金身丈六则体现了佛教的崇高地位。诗中提到的“孝子”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更是对佛教教义的践行。
诗的结尾提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问题:“底事当年早出家”,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为何孝子选择早出家?这是对个人信仰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也是对传统孝道的重新审视。诗人在此不仅展示了佛教的教义,更通过对比让人思考孝道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关系,极具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孝道为核心,通过佛教的文化背景,探讨了个人信仰与传统价值之间的关系,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孝子”最终成了什么?
“早出家”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