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07
罗敷媚
画帘梦颤丝丝雨,
银蒜深垂。燕子归时。
一点春寒恋被池。
镜尘不锁双鸾影,
红泪调胭脂。
碧字题眉。小砑云笺写艳词。
在轻轻颤动的画帘后,细细的雨滴落下,
银色的蒜瓣低垂着。燕子归来的时候,
春寒轻轻地拂过池水。
镜子里的尘埃无法锁住双鸾的影子,
红泪调和了胭脂的颜色。
碧字刻在眉头上,
在细腻的云笺上写下了艳丽的词句。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生于1678年,卒于1755年。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罗敷媚》创作于清代,一方面受当时盛行的文人雅集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向往与感慨。诗中描绘的细腻景象和深厚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罗敷媚》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暖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怀念。开头的“画帘梦颤丝丝雨”,以梦境般的画面引入,细雨如丝,柔和而细腻,暗示着一种轻柔的情感。接着“银蒜深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春寒”却又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生出一份情感的纠结。诗人通过“镜尘不锁双鸾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理想与追求,尽管世俗的尘埃无法阻挡美好的回忆与期待。最后几句“红泪调胭脂”,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细腻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也有内心的波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自然及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喻如“银蒜”、“双鸾影”,生动形象地传达情感;拟人则在“画帘梦颤”中展现了自然的灵动;对仗如“碧字题眉”和“小砑云笺”相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思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银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颜色
D. 一种情感
填空题:诗中“燕子归时”主要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春寒”是完全温暖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易顺鼎的《罗敷媚》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情感的细腻,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易顺鼎则更强调自然与爱情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均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