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15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
几曾湖上不经过。
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
枉教装得旧时多。
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这位疲惫的旅客如今已是年老,往昔的春天又能如何呢?
我几次在湖边经过,
看花时在南陌上陶醉,驻马在翠楼吟唱。
远远的眼愁伴着芳草,湘裙的回忆还穿着春罗。
白白装扮得旧时的模样那么多。
往日的箫鼓声中,依然看见柳树摇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子贞,号青丘,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写于史达祖年迈之时,感叹时光荏苒,青春不再,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更加深刻。
这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通过“倦客”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倦客”自喻,表明自己已年老,感到疲惫,情绪低沉。接着,诗人对往昔的春天进行追忆,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诗中提到的“湖上”、“南陌”、“翠楼”,以及“芳草”、“湘裙”等意象,都勾勒出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但在诗人心中,这些景象却充满了惆怅与忧愁。
诗人在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时,使用了“远眼愁随芳草”这句,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的感慨。尽管旧时的欢乐似乎依稀在耳旁,但现实时光的无情让他感到无奈和苦涩。最后一句“犹见柳婆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柳树的摇曳仿佛在回应他内心的感伤,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深切怀念,令人感同身受,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过往春天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
意象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