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时间: 2025-05-01 05:17:06

诗句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06

原文展示: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口的思乡之情。初秋的江南天际宽广,离别的情绪在心头涌动。秋雨来临,凉意透过小窗传入室内,轻柔的梦境伴随着风声,又飘散在楚地清晨的天空中。我在思索,世间的愁苦究竟在何处,似乎总是与淡淡的烟雾和枯草相伴。竹席上,芙蓉的影子浸透其中,让我想起那凄凉的思念,渴望郎君的依偎。此时我躺在冷冷的云衣之下,明月依旧照耀着我。心中只后悔那翠袖,分离容易相聚难,犹如玉香花的笑声般虚幻。等候雁阵归来时,我会寄去新的诗词,让他知道我的思念。

注释:

  • 阔甚吴天:形容江南的天空宽广,吴是古代江南地区的代称。
  • 离绪:离别的情绪。
  • 凉气:指秋天的凉意。
  • 轻梦:轻柔的梦境。
  • 楚空:指楚地的天空,这里指代南方。
  • 簟纹:竹席上的纹路。
  • 芙蓉影:指荷花的影子,象征着美好和思念。
  • 云衣:轻薄的衣物,形容寒冷。
  • 翠袖:指绿袖子,象征着美好的恋人。
  • 玉香花笑:比喻梦幻般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宗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京口时,心中充满对江南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背景。

诗歌鉴赏: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初秋的江南景象与离别的愁苦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开篇描绘了江南的广阔天空,随即转入一场秋雨,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情感的波动。诗人在小窗前感受凉意,仿佛在与秋天对话,轻梦与风声交织,带来浓厚的思乡氛围。

诗中反复提到的“愁”,引导读者思考愁苦的根源,最终归结于对故乡与爱人的思念。独自在竹席上,芙蓉影映衬着孤独的心境,令人倍感凄凉。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在冷清的夜晚中,明月照耀,令他反思分离的痛苦,翠袖的象征使得思念愈加深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对离愁别绪的细腻刻画,令人感受到浓郁的思乡情与爱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阔甚吴天:描绘江南的广阔天空,为全诗定下宽阔的背景。
  2. 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表达离别情绪的涌现。
  3.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通过秋雨的到来,营造出季节转换的氛围。
  4.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梦境与自然的交融,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5.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思考愁苦的来源,感慨与自然的连结。
  6. 簟纹独浸芙蓉影:独自一人,思念如影随形。
  7. 想凄凄欠郎偎抱:渴望与爱人相依。
  8.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冷清的夜晚,明月照耀,诗人的孤独感加深。
  9.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反思分离的痛苦。
  10. 有玉香花笑:形容美好的梦幻般的境界。
  11.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等待雁阵归来,寄去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气小窗先到”比喻秋意的到来。
  • 拟人:如“轻梦听彻风蒲”,赋予梦境以人的感知能力。
  • 对仗:如“易分难聚”,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与爱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孤独,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吴天:象征江南的广阔与美丽。
  2. 秋雨:象征季节的变迁与情感的波动。
  3. 芙蓉影:象征思念与美好。
  4. 云衣:象征孤独与寒冷。
  5. 山月:象征明亮的希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的象征是什么?

    • A. 美丽
    • B. 伤感
    • C. 忧愁
    • D. 远方
  2. “轻梦听彻风蒲”中的“轻梦”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
    • B. 梦境
    • C. 回忆
    • D. 思念
  3. 诗中提到的“翠袖”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美好
    • C. 分离
    • D.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温庭筠《更漏子·夜来风雨声》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但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了豪放的情怀,与史达祖的婉约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木笔 一名辛夷 木兰花 木兰花慢 木兰花(甘泉岩) 木兰花 木兰花/玉楼春 木兰花 木兰花 木兰花 十月廿四 木兰花慢 端午发松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正直无私 泥结尾的成语 无利不起早 尢字旁的字 拭目以观 同字框的字 革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语挚情长 坐失时机 移东篱,掩西障 铮铮铁骨 要命 干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显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