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08
重赋白兔
梅尧臣 〔宋代〕
毛氏颖出中山中,
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
使颖名字存无穷。
遍走五岳都不逢,
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後身,
文章节行一以同。
涤人喜其就笼绁,
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於钜鳖之峰,
正草命令辞如虹。
笔秃愿脱冠以从,
赤身谢德归蒿蓬。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名叫毛氏颖的文人,他出自中山,身穿白兔皮和褐色衣服,寻求文公的帮助。文公曾为颖写过传记,使得他的名字得以流传千古。毛氏颖游历了五岳却未能遇见文公,直到他听说琅琊的醉翁。醉翁被传说是昌黎(柳宗元)的化身,文章和节操都与文公相同。涤人的人们喜爱他,于是把他从东边带到这里。毛氏颖在巨鳖峰见到文公,正如一条飞虹般表达自己的辞令。他希望在笔枯时脱去帽子随文公而去,最后却赤裸裸地感谢文公,归于蒿蓬之地。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雪窗,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偏爱描写山水田园,尤其擅长五律与七律。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寓居的时期,正值北宋初期,朝政动荡,士人求仕心切,诗中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重赋白兔》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通过毛氏颖寻求文公的过程,表现了士人对理想与名声的追求。诗中毛氏颖的形象鲜明,身穿白兔褐色衣服,既体现了他朴素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他对名士的崇敬。与醉翁的相遇,不仅仅是对文人精神的认同,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反思。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借助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梅尧臣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在语言上,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辞如虹”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毛氏颖对文公的尊敬与仰慕。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是对士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毛氏颖的描绘,表达了士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名声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测试
毛氏颖出自哪个地方?
A. 中山
B. 琅琊
C. 昌黎
D. 五岳
诗中提到的醉翁是谁的化身?
A. 毛氏颖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文公
诗中“辞如虹”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绝望
B. 自豪
C. 辞令的飞扬
D. 平淡无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然而李白更多的是对个人自由的向往,而梅尧臣则强调了对名士的尊敬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