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军中杂歌八首 其七

《军中杂歌八首 其七》

时间: 2025-05-10 04:14:28

诗句

渔阳儿女美如花,春风楼上学琵琶。

如今便死知无恨,不属番家属汉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4:28

原文展示:

渔阳儿女美如花,
春风楼上学琵琶。
如今便死知无恨,
不属番家属汉家。

白话文翻译:

渔阳的儿女如花般美丽,
春风中,楼上正在学习弹琵琶。
如今即便死去也无怨无恨,
我不属于夷族,也不属于汉族。

注释:

  • 渔阳:指渔阳地区,古代地名,今属北京。
  • 儿女:一般指年轻男女,这里指美丽的少女。
  • 琵琶:一种弹拨乐器,常用于古代音乐。
  • 番家:指外族或夷族,通常与汉族相对。
  • 属汉家:意指归属汉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为主题,风格朴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机、外族入侵的背景下,陆游深感忧国之情。他用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属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渔阳地区的美丽风光和年轻男女的青春活力,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归属的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在死亡面前,他也不感到遗憾,因为他与外族并无关系,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身处困境却不屈服的精神。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情感却深邃而复杂,表面上的美好与内心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陆游诗歌的一贯风格。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渔阳儿女美如花:用比喻手法,形容渔阳的年轻女性如花般娇艳,给人以美的享受。
    • 春风楼上学琵琶: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乐器学习的场景,给人一种温暖和活力的感觉。
    • 如今便死知无恨:表达了即使面对死亡,内心也没有怨恨,反映了作者的豁达。
    • 不属番家属汉家:强调了自己的身份认同,表示对外族的排斥与对汉族的归属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美如花”形象地表达了美丽的程度。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语:通过“知无恨”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3.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围绕生死、归属感与民族认同,表达了爱国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渔阳: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琵琶:代表着文化与艺术,也暗示着生活的闲适。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赋予诗歌一种轻快的氛围。
  • :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对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渔阳儿女”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年轻男性
    B. 年轻女性
    C. 老年人
    D. 动物

  2. 诗人对死亡的态度是?
    A. 恐惧
    B. 无怨无恨
    C. 忧伤
    D. 痛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国家的忧虑。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自然美景,并蕴含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同为表达爱国情怀,但李白多以豪放洒脱见长,而陆游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现实的反思。这种对比反映了两位诗人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文化》

相关查询

菩萨蛮(霜天旅思) 满庭芳 十月念六日大雪,作此呈社人 好事近(秋晚) 南歌子(夜坐) 蝶恋花·一梦十年劳忆记 眼儿媚 蓦山溪(遣怀) 鹧鸪天 虞美人(深春) 御街行·晚来无奈伤心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执而不化 缘循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恫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东山屐 角字旁的字 追风蹑影 阔网 险情 七老八十 无咎无誉 鸡声鹅斗 镜台自献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