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署楼寓目

《署楼寓目》

时间: 2025-04-30 08:13:16

诗句

顿丘柳色乱烟鬟,胥浦渔帆杳霭间。

残日一辉终恋水,奇云百变不成山。

群飞凫鸭迎潮去,结队蜻蜓送雨还。

好倩长风扫晴翠,缓扶明月下银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16

原文展示:

署楼寓目
作者: 曹寅 〔清代〕

顿丘柳色乱烟鬟,
胥浦渔帆杳霭间。
残日一辉终恋水,
奇云百变不成山。
群飞凫鸭迎潮去,
结队蜻蜓送雨还。
好倩长风扫晴翠,
缓扶明月下银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初夏的柳树在轻烟中摇曳,河边渔舟在雾霭中隐约可见。落日的余辉映照着水面,奇异的云彩千变万化,却不成山峦。群鸭在潮水中飞离,蜻蜓成群结队,伴随着雨水归来。长风轻抚,扫除晴空的翠色,缓缓扶持着明月,映照下银色的海湾。


注释:

字词注释:

  • 顿丘:指丘陵或小山,常用来形容风景。
  • 柳色:柳树的颜色,常象征春天的生机。
  • 胥浦:指渔港,水边的地方。
  • 杳霭:深远的雾霭,形容景色朦胧。
  • 残日:落日,夕阳的光辉。
  • 一辉:一缕光辉。
  • 奇云:形态奇异的云彩。
  • 凫鸭:指野鸭。
  • 蜻蜓:一种昆虫,常在水边飞舞。
  • :美好,形容风的清爽。
  • 银湾:银色的海湾,形容月光下的水面。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当时的士人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寅(1680-1760),字孟华,号梅溪,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曾任职于清朝的文官,兼任过多种官职。他的诗风清丽、流畅,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署楼寓目》创作于曹寅在署楼的闲暇时光,夏季的自然景色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的诗人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署楼寓目》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初夏的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顿丘柳色乱烟鬟,胥浦渔帆杳霭间”描绘了初夏时节,柳树在烟雾中摇曳,渔舟在远方朦胧可见,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下来的“残日一辉终恋水,奇云百变不成山”则通过落日的余辉和变幻的云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群飞凫鸭迎潮去,结队蜻蜓送雨还”展现了鸭子和蜻蜓在水边活动的景象,生动而活泼,充满生命的气息。“好倩长风扫晴翠,缓扶明月下银湾”则通过清风和明月,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诗中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顿丘柳色乱烟鬟:描绘了初夏的柳树,色彩斑斓,宛如乱发般的柔美,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胥浦渔帆杳霭间:渔帆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残日一辉终恋水: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上,诗人用“恋”字表达了对水的眷恋,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奇云百变不成山:奇特的云彩变化多端,却没有形成山峦,体现了自然的无限魅力。
  • 群飞凫鸭迎潮去:描绘鸭子在潮水中欢快地飞去,生动表现了初夏的活力。
  • 结队蜻蜓送雨还:蜻蜓成群结队,伴随雨水归来,表现了自然生物的和谐与生命力。
  • 好倩长风扫晴翠:清风轻抚,扫去晴空的翠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缓扶明月下银湾:明月照耀着银色的水湾,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乱烟鬟”,形象生动。
  • 拟人:将阳光、云彩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追求与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渔帆:象征游子和渔夫的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残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奇云:象征变化和无常,体现对自然的敬畏。
  • 凫鸭、蜻蜓: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顿丘柳色乱烟鬟”,柳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烈

  2. “残日一辉终恋水”中的“恋”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情?
    A) 对水的眷恋
    B) 对山的向往
    C) 对风的追求
    D) 对云的思念

  3. 诗中描绘的蜻蜓送雨,代表了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A) 生命的活力
    B) 季节的变化
    C) 生态的平衡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风光,表达文人情怀。
  • 李白的《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署楼寓目》与王维的《鹿柴》可以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山水,但《署楼寓目》更侧重于春夏的生动景象,而《鹿柴》则表现了秋冬的宁静,展示了不同季节中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曹寅诗文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林寺桃花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海漫漫-戒求仙也 别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夜雪 别舍弟后月夜 代谢好妓答崔员外(谢好,妓也) 戏问牛司徒 杂曲歌辞·浪淘沙 杭州景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救过补阙 同垂不朽 用处 见字旁的字 床沿 有仇不报非君子 托生 龙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包含敏的词语有哪些 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貂狗相属 青字旁的字 包含诙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遗世独立 颠来倒去 包含笨的词语有哪些 稀世之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