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1:08
香山塔院
作者: 范端杲 〔宋代〕
招提登览处,野客兴偏浓。
路入千层翠,窗涵万垒峰。
溪声来小院,云影落长松。
幸对老僧榻,焚香话苦空。
在招提山的登高处,游人兴致格外浓厚。
小路蜿蜒深入千层翠绿的山林,窗前映出万重山峰。
溪水的声音从小院传来,云影洒落在高大的松树上。
幸好能对着老僧的榻,点燃香火谈论人生的苦空。
作者介绍:
范端杲,字景初,号静斋,北宋时期人,以诗词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曾游历名山大川,寻找灵感,作品多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香山塔院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老僧谈论人生哲理的宁静心境。
《香山塔院》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香山的秀美景色,同时通过与老僧的对话,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追求。开篇“招提登览处,野客兴偏浓”,将读者带入一个游人如织的场景,表现了山水之美吸引了众多游人。在“路入千层翠,窗涵万垒峰”中,层次分明的翠绿山林和高耸的峰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接下来的“溪声来小院,云影落长松”,通过声音和影像的描写,增添了诗的韵味与情感深度。溪水的潺潺声响和云影的轻柔落下,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让人倍感心灵的放松与安宁。
最后两句“幸对老僧榻,焚香话苦空”,则转向内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与老僧之间的交流,探讨人生的苦与空。这不仅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也暗示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整首诗在清丽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哲理,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山水之美与老僧的交流,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招提”指的是:
A. 一种香料
B. 一处山寺
C. 一种花卉
D. 一种乐器
诗中的“溪声”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喧嚣
B. 内心的宁静
C. 人生的苦难
D. 游人的欢声
诗人通过与老僧的对话,探讨了什么主题?
A. 旅行的乐趣
B. 人生的苦空
C. 自然的美丽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