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16
原文展示:
嵯峨山势傍云天,
试问谁来此望仙。
终日望仙仙不见,
始知仙道若茫然。
白话文翻译:
巍峨的山势耸立在云天之旁,我不禁问:谁能来到这里仰望神仙?整日凝望神仙却始终看不见,才明白修仙之道其实是如此渺茫无踪。
注释:
典故解析:
“仙”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修道成仙的人,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的境界。古代文人常常通过描绘山水、寄托对仙道的向往来表达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权,生于宋代,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对人生、理想的思考,风格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傅权游历某处名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修仙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迷茫,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望仙峰》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巍峨山势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修仙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以“嵯峨山势傍云天”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既传达出大自然的雄伟,也象征着理想的高远。“试问谁来此望仙”的设问句式,表现出诗人对修仙者的渴望与追寻,暗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接下来的“终日望仙仙不见”,通过对比修仙的努力与实际的失落,揭示了理想的渺茫与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实。“始知仙道若茫然”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感叹修仙之路的难以捉摸,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这首诗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嵯峨”一词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平坦 B. 高大险峻 C. 宽广 D. 狭窄
“终日望仙仙不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愤怒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仙”代表的含义是: A. 人间的快乐 B. 超凡脱俗的理想 C. 普通人 D. 自然景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高山的壮丽,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了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两首诗虽有不同的主题,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